于中好
清代:纳兰性德
雁帖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
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
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别离。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相思之作,全词表现出一种清冷且萧瑟的相思之情,可谓是含思隽永、语近情遥。
大雁是一种候鸟,在我国北方每年秋去春来,在中国古代有许多赞美大雁的诗词,例如李清照在《一剪梅》中曾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温庭筠的《瑶瑟怨》中也有“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的诗句,而在这首词中,纳兰一开篇就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成行的北雁贴着寒云向南飞翔的景象,这不仅点明了季节——秋天已经来到,而且也为全词定下了萧瑟清冷的格调。
大雁一边向南飞翔,一边却在抱怨,它们抱怨的是“归迟”,连大雁都如此思家心切,纳兰自然会联想到自身的处境,接下来我们来看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马并非膘肥体壮,而是瘦弱不堪,道路并非平坦阳关大道,而是崎岖不平的关山道,迎面扑来的并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萧瑟的秋风,这样一幅图画,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此时的纳兰,恐怕与马致远当时的心境是相差无几,他骑在一匹清癯衰疲的马上,冒着凛冽的西风,行进在关山道上,几分苍凉,几分悲寂。
接下来纳兰继续写愁思,“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离人杳杳,相思依依,听到的是树间乌鸦的鸣啼,但是,这写的还是纳兰在行进途中的所见所闻吗?其实,从下片开始,纳兰就已经不再描写征人的所见所闻,而是转而描写思妇的相思之情,下片的所闻所感都是从思妇的角度来写的,尤其是最后两句,纳兰更是用“月亮”这一意象,把千里相隔的征人和思妇联系在一起:那曾在窗前画眉时见到的明月,如今又照在征人的身上了。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情与景是否能够巧妙地结合到一起,是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所在。王夫之在《萱斋诗话》说过:“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删稿》中也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论断。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这在古典诗词中是最常见的写作手法。
纳兰在这首词中,通过“寒”“瘦”“西风”这些景语,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这些景物既是纳兰征途中的所见,是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的载体,更是心中物,全词中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巧妙地结合到一起,自然也就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