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行》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侠客行赏析
历来描写侠客的诗词就不胜枚举,“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曹植《白马篇》)、“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陶渊明《咏荆轲》)、“玉剑浮云骑,金鞭明月弓”(卢照邻《结客少年场行》),等等,但最出色的应属这首长诗《侠客行》,作家金庸曾受本诗启发写成同名小说,后来被多次改编成同名电视剧,红极一时。
唐朝前期,经过几代帝王的苦心经营,经济、文化、交通都高度发达,到开元时达到鼎盛。各个国家和地区前来朝谒和学习的使臣络绎不绝,各种族的人们在这里交融在同一个世界大都市中,各种思想交流碰撞,由此产生了一个独特的群体——侠客。他们身怀绝技、出手不凡;他们不效忠于政府,不听命于任何人,只听命于自己的本性,行为方式如行云流水;他们以义为本,仗剑在身,行走江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就是因为这样,统治阶级才对他们采取放任自流的暧昧态度,本诗就是李白为盛唐写就的豪放序言。
全诗大意是:赵国的侠客常常戴着没有花纹的粗糙的冠帽,他们佩带的吴钩宝刀刀锋像霜雪一样明亮,银装的马鞍映照着俊秀的白马,奔驰起来像流星一样飞快。他们十步之内就刀斩一人,行走千里不露踪迹,完成任务后拂衣而去,隐藏起身份和姓名。空闲时路过信陵君的府邸,就进去畅饮几杯,卸下剑来横放在膝盖前面,拿起肉请朱亥吃,端起酒杯请侯嬴喝,几杯酒下肚便痛快地做出承诺。他们把承诺看得比五岳都重,酒喝到眼花耳热尽兴时,意气风发,天空出现白色的霓虹。当年救赵国时挥舞金锤,使整个邯郸都感到震惊。朱亥与侯嬴两位千古壮士,在大梁城出了名,纵然死也要闻到侠骨芳香名垂青史。他们真不愧是世上英豪,谁能像杨雄一样一直待在书阁下,头发白了还在写《太玄经》。
李白之后的韩愈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写道“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主观上应该是受到李白的影响了。确实,前有豫让、荆轲,后有关羽、武松,让燕赵这片大地蒙上一层豪侠的色彩。他们戴着粗糙的冠巾,随身佩带着霜雪一样明亮的刀剑,十步之内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
前四句描写了侠客的衣行特征和高超的剑术,以及干净利落却又细心稳重的办事风格。中间四句通过饮酒这个侠客常有的习惯特征贯穿了信陵君与朱亥、侯嬴两位豪侠的故事。信陵君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战国四君子之一,素以礼贤下士、慷慨救急闻名。秦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国遣使来魏国求救,魏王惧怕秦国不敢出兵,信陵君采纳了门客侯嬴唇亡齿寒的建议,以国家利益为重,设计窃到兵符,朱亥在阵前用金锤杀死了迟疑不决的晋鄙,信陵君遂引军入赵,解了邯郸之危,同时也巩固了魏国的地位。这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这个故事从古至今被人们当作典范来学习,诗人通过这个典故高度赞扬了信陵君急人之急的豪爽性格和朱亥、侯嬴有勇有谋的过人胆识,表现出自己希望遇到信陵君这样礼贤下士的明君,定会像朱亥和侯嬴一样报答知遇之恩。后四句依然赞扬二位壮士舍生取义的侠客精神,嘲笑了手无缚鸡之力的儒者如杨雄之流,只知一味钻研学问,他们的人生是呆滞死板的,他们的一生都手捧圣贤书,口诵孔孟义,不敢逾规,毫无激情可言,他们的生活无法与侠客相比。
有一篇名为《行者文化》的文章,里面写道“行者以佛家僧人居多,游侠则无固定职业,相同的是,他们都以游走为乐,性仁义,不拘礼,好结交”,行者和游侠有着相同的行为特征和目的,而古代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不乏这样的豪侠之士。
李白在仰慕侠客的同时也在学习着他们的豪放意气,这种豪侠的性格始终贯穿着李白的一生,带给了诗人为权贵所迫的灾难,也带去了后世崇高的敬意。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李白《侠客行》赏析-侠客走江湖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33811.html
下一篇:杜甫《望岳》赏析-终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