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皇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过,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三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赏析】
一至八言宪宗讨伐吴元济之决心及淮西之割据跋扈。九至十八叙裴度挂相亲征,军容整肃,讨平淮西,生擒吴元济。叙中特提一句,赞誉韩愈有智有勇。十九至二十六叙宪宗嘉奖裴度,并诏命韩愈撰作碑文。二十七至三十六写韩愈撰碑、上表及树碑过程。三十七至四十四叙因谗推碑,并赞韩碑之入人心脾,碑倒而辞存。四十五至末赞颂韩碑与宪宗、裴度之讨平强藩同辉千古。
此诗为义山刻意经营之杰构,维护唐廷朝纲,反对藩镇割据,于此可见。安史之平实乃妥协之结果,肃、代以承认强藩之割据现实,获得暂时的“相安”。自肃、代至于德、顺诸朝,对藩镇厚赏、加封,甚至出降公主,以换取其“听命”朝廷。顺宗朝二王八司马发起之“永贞革新”的失败,淮西、淄青等更其猖獗跋扈。朝廷中对藩镇割据势力也明显分为主讨伐与主妥协两派。裴度与韩愈均力主征讨,得到宪宗的支持,故有此“雪列圣耻”的平淮西之功。故诗颂裴度、韩碑见义山拥护朝廷及忧虑国家分裂之思想。其次,赞裴度“功第一”而不以李愬为第一,亦反映义山对平淮西战争获胜的正确认识,即统帅之运筹帷幄胜于具体之攻战,故李愬虽雪夜偷袭,进入蔡州,活捉吴元济,然与裴度之运筹决胜,仍不可比拟。李愬妻为唐安公主女,出入禁中,怨诉韩碑不叙愬功,唐史有载,当是事实。罗隐《说石烈士》又以为乃李愬属下石孝忠为愬抱不平,推碑几仆,面陈愬功。或言进谗者乃牛党李逢吉云。三说可互为补充,可见中唐以下,在藩镇(及宦官)问题上,朝官之间已形成派系,已伏晚唐之牛李党争。牛李之对待藩镇,牛主妥协,李主讨伐,义山或有感于此,而借《韩碑》一篇以抒慨邪?因此,《韩碑》应是晚唐朝廷与藩镇,朝官与朝官之间政治斗争的一面镜子。
此诗气象阔大,议论醇正。以赋法为诗,层层铺叙,笔力雄健;以文为诗,多散文句法,议论抒情化;避用律句,甚或七平七仄,如“封狼”句,如“帝得”句等,皆见其意态形式之古朴。
淮西之役,先入蔡州擒吴元济者为唐邓随节度使李愬。后来(元和十三年)韩愈奉诏撰《平淮西碑》,文中对裴度当时的位置侧重了些,这却引起李愬的不平。又因李妻是唐安公主女儿(唐安公主是德宗女,宪宗姑母,嫁韦宥),故得出入宫中,便向宪宗陈诉碑辞不实,于是将韩碑磨去,重命翰林学士段文昌撰文勒石。罗隐《说石烈士》文则以为李愬旧部石孝忠因愤韩碑不叙李愬功,推碑几仆,致为宪宗所闻,因而命文昌重撰。
蔡州之破,李愬确实立下大功,但从整个战役看,裴度的作用更大些,这主要由于他的决策和威望。威望在当时的战争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条件,而他所以具有崇高的威望,则又由于他拜相时立身治国的正直忠恳,所以《旧唐书》也对他作了高度的评价。而且,韩碑中既未抹煞李愬雪夜破城之勇,也并没特别铺张裴度之功。总之,韩愈这篇碑文,态度还是客观的,李商隐之推崇韩碑,实际就是同意韩愈的观点,同时,他又归功于唐宪宗在这一战役上的英明果断。由于这种种因素,使全诗也情意深厚,笔力矫健。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中也收入了此诗,并说:“晚唐人古诗,秾鲜柔媚,近诗余矣。即义山七古,亦以辞胜。独此篇意则正正堂堂,辞则鹰扬凤翙,在尔时如景星庆云,偶然一见。”又云:“段文昌改作亦自明顺,然较之韩碑,不啻虫吟草间矣。宋代陈珦磨去段文,仍立韩碑,大是快事。”这意见也是对的。
秦朝《消寒诗话》云:“义山《韩碑》,在其诗中另自一体,直拟退之,殆复过之。”
【作者名片】
李商隐
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绹雅善锴,奖誉甚力,擢进士第。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词。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集四十卷。○《纪事》云:义山少游,投宿逆旅,主人会客,召与坐,不知其义山也。酒酣,席客赋《木兰花》诗,义山后就曰:“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原是此花身。”坐客大惊,询之乃义山也。○《谈苑》云:李义山为文,多简阅书册,右左鳞次,号“獭祭鱼”。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李商隐《韩碑》元和天子神武姿赏析-唐代关于政治诗的七言古诗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34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