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赏析】
陈子昂传世的诗歌总共一百来首。从李杜到元白,效仿他的人不仅层出不穷,甚至说他“名与日月悬”“合著黄金铸子昂”“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这到底是为什么?
看来还是“终古立忠义”之说深中腠理,亦即陈子昂有着以忠义名世的人格魅力。他原是任侠好施的富家子弟,其读书撰文、从军做官都不是为稻粱之谋。特别是在其任右拾遗时,直言敢谏,主张予民休息,甚至为民请命;在文风上,人称“其辞简直,有汉魏之风”,这都是其流芳百世的重要原因。另一重要原因,是诗人继承了《楚辞》的优良传统。以此诗而论,除了与《远游》篇的“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的思想感情一脉相承之外,它的成功更在于作者从自己的深切感受出发,道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普遍心情,所以才能激发历代知识分子的同感共鸣,作品也就有了强烈的感染力。至于对陈子昂所抒情感的解释,则有见仁见智的不同说法:有引《独异记》以其碎琴赠文的故事来揭示此诗的内涵者,可见对其文才的重视,但更多的是把此诗的写作契机解释为:主帅武攸宜无能,又不纳子昂之武略导致北征契丹之败,作者失意遂作此诗。如果将上述二说加以综合,即作者的文才武略受到压抑,在其登幽州台时有感而发。一般作者只是登高望远,而陈子昂不仅看得远,想得更远,古、今、未来都想到了。古之贤者已成过去,未来的贤者尚未见到,自己所感受到的只是忠而见疏、义而获罪的不幸遭遇。这怎么能不叫他倍感痛苦以致涕泪交加呢!
在写作上,此诗用的是歌行体。这种体裁的音节、格律比较自由,五言、六言并用,富于变化。加之作者能够俯仰古今,大气包容,在辽阔悠远的时空中抒发自己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所以格外深沉感人!
此诗为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随建安王武攸宜讨契丹,在幽州时作。武攸宜是外戚,不晓军事,子昂上策进谏,皆不听,故颇抑郁。因登幽州台,有感于乐毅与昭王的故事,乃成此歌。
子昂的《感遇》诗,原是继响阮籍的《咏怀》,此诗的开头两句,实也从《咏怀》的“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变化而来。诗或有点虚无,但也说明最有把握的是现在。
此诗实应列入“杂言”(略近乐府歌行)。因本书中无杂言一体,故并入七言古诗中。
【作者名片】
陈子昂
陈子昂 (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 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 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 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24岁时举进士,官 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信 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屡次-谏诤。武则 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反对,主 张与民休息。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 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垂拱二年(686),曾随左 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万岁通 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 攸宜大军出征。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 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 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 段简罗织罪名,加以-。冤死狱中(沈亚之《上九江 郑使君书》)。文学创作唐代初期诗歌,沿袭六朝余习,风格绮 靡纤弱,陈子昂挺身而出,力图扭转这种倾向。在《与 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一文中,他慨叹汉魏风骨,晋宋 莫传;批评齐梁间诗,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他 称美东方虬的《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 英朗练,有金石声;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 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这些言论,表明他要求诗歌 继承《诗经》风、雅的优良传统,有比兴寄托,有 政治社会内容;同时要恢复建安、黄初时期的风骨,即 思想感情表现明朗,语言顿挫有力,形成一种爽朗刚健 的风格,一扫六朝以来的绮靡诗风。他的诗歌创作,即 是这种进步主张的具体实践。陈子昂存诗共 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 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 歌》。《感遇》诗不是一时一地之作,内容颇为丰富,反 映了较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思想感情。其中如苍 苍丁零塞、朝入云中郡篇,反映北方边塞战士和 人民的苦难。丁亥岁云暮篇反映并批评武后准备开 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圣人不利己篇批评武后 崇拜佛教,大兴土木,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文章标题: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赏析-唐代关于人生感慨的七言古诗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3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