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贪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赏析】
这首诗通俗易懂,但至少有三点值得特别关注:
一是它的写作时间和风格特点。根据岑参的行踪,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又一次出塞西行赴北庭都护府(地属今新疆),途经凉州,与诸故友宴饮而作此诗。这段时间正是诗人富有奇情壮采之时,诗作亦充分体现出高亢豪迈的“盛唐气象”。
二是此诗不仅属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富于变化的歌行体,其前一部分还运用顶针句法(即首句之尾与二句之首均作“城头”、二句之尾与三句之首均作“凉州”等),且句句用韵,两句一换,接近民歌,便于咏唱。
三是“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洵属豪迈健康的唐诗名句。
【作者名片】
岑参
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父亲岑植,曾两任刺史,但在岑参少时即死去,乃从兄受学,刻苦读书。天宝进士。初为小官,后充安西节度使府掌书记及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大历初任嘉州刺史,后又罢官。卒于成都旅舍。新旧《唐书》都无传,其生平略见于杜确的《岑嘉州集序》。
他少经孤寒,早具怀抱,“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银山碛西馆》),已可见其志概。两赴边塞之后,他的意气固然舒发了,诗歌也有了新的生命。西北的大沙漠、大风雪、大战役,一齐进入他的眼底,出现他的笔端。他在边塞的时间虽然不长,可是边塞却成为这位沙漠歌手创作生活的沃土。同时,他又以豪迈乐观的气概,歌颂了那些在艰苦荒凉的环境中,镇守着祖国西北的将士们。唐室的“军威”也通过他的诗流传发扬。旧时诗文评中有所谓“阳刚”的境界,正好用在岑参的边塞诗上。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翁方纲说岑诗奇峭为入唐以来所未有,但这种悲壮奇峭,却又是在语言的明朗、音节的浏亮的基础上形成的。杜确序中说:“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所以能够深入社会的下层,以至当时的少数民族,这种既奇峭又通俗的特色,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相关阅读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处赏析-王翰《凉州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气魄
凉州词三首(其一·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古诗译文赏析(张籍)
文章标题: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弯弯月出挂城头赏析-唐代关于友谊天长的古诗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34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