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赏析-唐代关于春花秋月的七言古诗

首页 > 名篇赏析 > 时间:2022-08-27 19:09 来源:李白古诗网 作者:柳宗元

【原文】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赏析-唐代关于春花秋月的七言古诗

【赏析】

此诗写于永州。吟咏这首小诗,仿佛走进了一种仙境,霎时感到再没有别的什么地方比这里更悠然自在,更令人神往。殊不知这是一种幻觉。实际上,作者是借歌咏自然景物来曲折地反映其当时的思想境遇。诗中所描写的诸如“晓汲清湘燃楚竹”,貌似神仙般的浪漫生活,其实正透出了诗人在现实中的孤寂境况。写这首诗的时候,作者是有其苦心的。

有趣的是,此诗曾引发过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这得从苏轼说起。他称“此诗有奇趣”,当是针对“烟销”以下两句而言的,但他认为,末两句“虽不必亦可”。这就引出了保留和删却此二句的针锋相对的争议。服膺苏轼者竟然在其选本中,删去后二句,将此诗归入七绝。这种做法,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不允许的。但由此却反映出了“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这两句诗在人们心中的分量。这很像是天生的好句,读了它心中的块垒可以得到化解,灵魂也可以得到净化。仿佛天地间有这两句诗就够了,别的都成了多余的东西了。

鉴于“欸乃”二字的发音旧读与新声完全不同,这就必须作出交代和抉择。看来可以参照这样的原则,既然“百色”不再读“帛色”而读“白色”,那么今后“欸乃”就依新声读作“霭乃”如何?

这诗是站在作者角度说的,故诗中“不见人”的“人”是指渔翁。全诗用灵活的手法,写眼中事物变化之倏忽:刚才还明明看到渔翁在汲水烧火,忽然不见了。再回过身来,只见渔船仿佛自天际来了。于是欸乃声中才见山水一绿,船已下中流了。句中这一“绿”字和王安石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同是一字之微,全境俱活。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引《冷斋诗话》云:“东坡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

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赏析-唐代关于春花秋月的七言古诗

【作者名片】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德宗贞元进士。顺宗时,曾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宪宗即位,王叔文集团受到打击而失败。他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又改柳州刺史。在地方上还是惓惓以民间疾苦为念,如将抵押中的穷苦百姓,设法赎取,免得沦为奴隶。四年后,死于柳州,柳州人民因而很怀念他。

他以名进士而为御史,很想有所建树,也为王叔文所赏识。失败后,两贬边州,对他思想上创作上都起过激发作用。当他将贬柳州时,刘禹锡也将贬播州(今贵州遵义市),他因与禹锡是同年及第,又看到刘母在堂,一去势将母子永诀,便要求对调。后来大臣也为禹锡申请,遂改任连州。仅此一举,其人足传。《新唐书》本传中故特加记述,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中对此也记述得颇有声色。刘禹锡《重祭柳员外文》中故有“千哀万恨,寄以一声”语。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又是杰出的思想家、政论家。知识极为渊博。他的诗,刻画山水,反映现实,朴茂奇崛,各有风貌。山水诗如《渔翁》《江雪》诸篇,尤其有性格化的特色。但诗文相比,则诗不如文。

文章标题: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赏析-唐代关于春花秋月的七言古诗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34902.html

上一篇:白居易《忆江南二首》江南好赏析-唐代关于春花秋月的古诗

下一篇:刘长卿《听弹琴》泠泠七弦上赏析-唐代关于诗乐谐声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