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二古铜剑
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
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
平生好诗仍好画,书墙涴壁长遭骂;
不瞋不骂喜有馀,世间谁复如君者!
一双铜剑秋水光,两首新诗争剑铓。
剑在床头诗在手,不知谁作蛟龙吼?
【赏析】
这首题画诗表现出苏轼写诗作画都是为了宣泄胸中垒块,因而笔墨淋漓,锋芒毕露,豪气喷薄。黄庭坚《题子瞻画竹石》云:“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又《题子瞻枯木》云:“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宋代画论家邓椿《画继》卷三也说:“(苏轼)所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倪,石皴亦奇怪,如其胸中盘郁也。”而此诗前四句写他醉画竹石情状,正如其画风一致。正如查慎行《初白庵诗评》卷中所评:“稜角四射。”亦如纪昀《纪评苏诗》卷二三所评:“奇气纵横,不可控制。”在此诗中,苏轼的豪放性格与被称为“小李白”的浪漫诗人郭祥正的性格相互映照,都活现纸上。诗中意象奇崛,音节峭硬,节奏急促,转韵灵活,正是以醉诗题醉画。清人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卷三评此诗:“画从醉出,诗特为醉笔洗剔精神。读起四句,森然动魄也。句句巉绝,在集中另辟一格。”读此诗,确实令人“森然动魄”。
【作者名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被人告发讪谤朝廷,遂被逮赴御史台狱,“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鸡犬”(孔平仲《孔氏谈苑》)。后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因有“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语。乃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私交尚好,安石罢相,他于元丰七年往金陵看他,写了“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的《次荆公韵》七绝。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浚西湖,筑长堤,将内湖与外湖连接,并于湖上植以荷、柳。六年,调知颍州。颍州亦有西湖,秦觏《呈东坡先生》诗所谓“十里薰风菡萏初,我公所至有西湖”。绍圣初,又被御史劾奏“讥斥先朝”,贬惠州、琼州。这地方是远恶州郡,连药物都没有,他却与幼子苏过著书为乐,其和陶诗即作于岭南。至此以孤臣自居,几欲终老于此。后获赦,上表乞在常州以本官告老。途中已百病横生,遂卒于常州城中,葬于汝州郏城。他的年龄比欧阳修、王安石小,但三人卒时都是六十六岁。旧时曾于阴历十二月十九日“东坡生日”来纪念他。
他是宋代的李白,后人亦称为“坡仙”。司空图《诗品·豪放》说的“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众在旁”那种气象,用在李白、苏轼身上最为适当。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上,记神宗曾问近臣,苏轼可与那位古人相比?有人说:“唐李白文才颇同。”神宗说:“不然。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这话说得亦对。
苏舜钦、梅尧臣虽初步开了宋诗面目,但规模不大,影响有限,只是椎轮,尚非大辂。他们那种疏荡幽淡的语言到底不能给人以满足。到了苏轼,才以光怪陆离、自出己意的风格尽变唐风,自立门户,扩大了宋诗的领域,唤来了宋诗自己的灵魂(就像他的行书,在宋代亦是有独创性的)。用刘熙载《艺概》的话来说,也便是推倒扶起,无施不可,又善于空诸所有,无中生有。苏轼本人曾说:“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宋史》本传)在他的作品中,亦常于不齐之中见其和谐,在均衡与错落之间显出强烈的艺术效果,使人有“竹外一枝斜更好”、“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美感,但一面亦带来粗率的缺点。
苏诗所以有此成就,他本人的才气和家庭环境固然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还是他纵横忧患、命寄江湖的社会实践。生活壮大了他诗歌的生命,他亦处处能从生活中开掘题材,鸟瞰世态。举个例,在大旱年头,他见到一只蝎虎(指守宫,旧时以为龙类),便作诗说:“守宫努力搏苍蝇,明年岁旱当求汝。”字面上像是对蝎虎有所祈请,实际是在说:你且努力搏苍蝇吧,到明年天旱时来求教你,看你可会兴云作雨!日常生活里一只无知的小动物,他却灵机一动,使它蠢态毕露:原来只会对付苍蝇。
除了诗,他的词、散文、书法都是自成一派,还懂得音律,精于鉴赏。他果真是艺术上的全才。
苏诗的缺点是奔放有余,凝炼不足,重倾泻而少含蓄,贪多务博,失于繁缛,豪情与犷气兼具。他最擅长的是七古,但比起杜甫来少其沉郁,比起李白来逊其清秀。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十云:“然其才大学富,用事奔凑,亦开俗人流易滑轻之弊。”虽数语却颇得要领。
赵令畤《侯鲭录》卷二,记苏轼长子苏迈少年时所作诗,有句云:“叶随流水归何处,牛带寒鸦过别村。”亦佳。
文章标题:苏轼《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二古铜剑》赏析-宋代关于书画寄情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