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木兰花·杏花

柳永

翦裁用尽工意。

浅蘸朝霞千万蕊。

天然淡泞好精神,洗尽严妆方见媚。

风亭月榭闲相倚。

紫玉枝梢红蜡蒂。

假饶花落未消愁,煮酒杯盘催结子。

柳永《木兰花·杏花》赏析-宋代关于咏物抒怀的古诗

【赏析】

此词咏杏花。杏花浅红而不浓媚,故词亦从其清淡的姿态发掘杏花之神韵。起处“翦裁”句,不过是说杏花得春而发育滋长,意思平常,但“用尽”二字却不平常,仿佛杏花得天独厚,受到“春工”的宠爱,而加倍赐予了它的娇娆。一开始就强调了所咏之物在春天之百草千花中的突出地位,古代文论家把这种手法称之为“尊题”。“浅蘸朝霞千万蕊”句,是咏杏花的外在形态,浅红的朝霞与浅红的杏花互相衬托,花如朝霞,霞光映花,万千花蕊,霞光四射,一片红云,几乎不辨彼此,写得十分热闹。“天然”二句,则写出了杏花内在的神韵,与春天浓艳的夭桃、牡丹等相比,杏花更以其清淡天成而别具风采,仿佛是一位不施脂粉的美女,“洗尽严妆”,素面朝天,反而更显现出了它的自然天成之美。下片“风亭”二句,则一句写神韵,一句写形态。“风亭”、“月榭”、“闲”等字眼,都透出一股迥出流俗的高雅之气。“紫玉”句,由花写到了枝、蒂,谓杏枝如紫色的美玉,杏蒂如红色的蜡烛,都可以说是杏花的陪衬,当然作为一首咏物词来说,此句的确是有些坐实而稍觉沉闷。但下面二句却又翻出一层新意,以虚想作结,谓纵使春天消逝,杏花凋落,也不必为之愁叹感伤,因为日来临之时,杏树也会“绿叶成阴子满枝”,而这杏果正是人们佐酒的佳品。词中是用“催结子”这样一种倒折之笔来表达,便更显得情味曲折,风致宛然。可谓以虚为实、以退为进,把惯常的因花落而伤感之意,一笔抹倒,代之以杯盘荐果的欣然,把一首极易平淡的咏物词写得兴味盎然、生气勃勃。和后来南宋史达祖王沂孙张炎等咏物名家的作品相比,此词固然是缺乏兴寄、手法简单,但也没有他们那种繁缛琐屑的毛病,倒是更有活泼的生机。

柳永《木兰花·杏花》赏析-宋代关于咏物抒怀的古诗

【作者名片】

柳永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

祖父柳崇,以儒学名,父柳宜,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费县令,官终工部侍郎。永少时流连于汴京,在秦楼楚馆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历荆湖、吴越。景祐元年(1034)登进士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馀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润州(今江苏镇江)。身后很凄凉,由歌女们聚资营葬。

《宋史》无传,事迹散见笔记、方志。善为诗文,「皆不传于世,独以乐章脍灸人口」(《清波杂志》卷八)。所著《乐章集》凡一百五十馀曲。其词自成一派,世称「屯田蹊径」、「柳氏家法」。《避暑录话》卷三记西夏归朝官语:「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词影响之大。其词对后世词家及金元戏曲、明清小说有重大影响。词集名《乐章词》,主要内容描写歌妓舞女的生活和思想,抒发自己的不平和牢骚以及羁旅行役之苦、离别怀人之情。都市的风物之美、社会的富庶在词中也得到突出的表现。如描写杭州风光的《望海潮》,相传金主完颜亮读到「重湖叠巘清嘉,有三桂子,十里荷花。」之句,「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在为歌女们写作的词篇中,表现了对她们的同情,唱出了她们的心声。在这类词中,也有一些庸俗的内容和颓废的情调。艺术成就最高的是羁旅行役之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融情入景,有点有染,感人至深。同时,赋予身世之叹和浓重的伤感情调,为人们千古传诵。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突出的贡献。首先,他始衍慢词。运用铺叙、渲染等手法,扩大了词的容量。其次,以俚语、俗语入词,呈现口语化的特色。同时,在艺术上运用传统的情景交融、点染等手法,又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入词,使词作韵味隽永、深婉含蓄。由于在题材和艺术上都有创新,所以流传很广。甚至连西夏也「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有《乐章集》传世,存词210多首,按宫调编次,共16个宫调150个词调,这说明柳永的作品不仅是词集而且是可以入乐演唱的唱本,故名《乐章集》。

文章标题:柳永《木兰花·杏花》赏析-宋代关于咏物抒怀的古诗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35333.html

上一篇:柳永《木兰花·柳枝》赏析-宋代关于咏物抒怀的古诗

下一篇:柳永《木兰花·海棠》赏析-宋代关于咏物抒怀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