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喜迁莺·谢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赏析-宋代关于忧国伤时的古诗

首页 > 名篇赏析 > 时间:2022-08-30 08:09 来源:李白古诗网 作者:辛弃疾

【原文】

喜迁莺·谢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

辛弃疾

暑风凉月,爱亭亭无数,绿衣持节。

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蓉花发。

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添白鹭,晚晴时公子,佳人并列。

休说,搴木末;当日灵均,恨与君王别。

心阻媒劳,交疏怨极,恩不甚兮轻绝。

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

都休问,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

辛弃疾《喜迁莺·谢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赏析-宋代关于忧国伤时的古诗

【赏析】

此词起端即采用侧面烘染法,含蓄曲折地写出荷花的娇美动人。他把荷花放在朦胧摇曳的“暑风凉月”下,这就不仅显示出作者对于荷花所具有的独特美学情趣,而且更暗示出作者此时内心不免低迷的情绪状态。下面借用前人“亭亭”一语刻画荷叶的风标,整句写出荷叶如同持节护持荷花的无数绿衣使者,这虽未及荷花的声色,却写出了荷花的不凡气势。以下一韵,更是通过荷叶的“神情变化”,着力显示荷花的娇美可爱。荷叶参差低昂,时而给人谦逊退避的感觉,时而又仿佛是在嫉妒荷花的美貌。这里的一“羞”一“妒”,虽写荷叶,但足以为荷花生色。下韵在借用被人们艳传的“步步生莲”和“莲花似六郎”的典故时,作者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来表明她的高洁与不可夺志。一语“堪恨”,打了风流潘娘一个耳光;一语“谁洁”,问得美貌六郎哑口无言。写出了荷花的皎然独出,神形俱清。既然潘娘和六郎都不堪与荷花比并,那么什么是她最好的伴侣?作者认为,只有那在晚晴天中突然飞来的仪表俊逸而又超然忘机的白鹭,才配得上与荷花这绝代佳人并肩而立。这里一个“添”字用得妙,它把眼前白鹭飞来、落于荷叶之上的景象,写得新鲜有趣。而如果追究作者的深意,并且联想到题中赵晋文将他比拟成荷花的原意,就会明白,上片结末处白鹭伴荷花的意象,表明作者借孤高寂寞的荷花自比,而以白鹭比拟像赵晋文那样的知己的深意。这就一笔双绾,既写了荷花,又暗中照应了题面酬答之意。

下片缘荷花而抒发自己忠心为国、却屡遭退黜的忧愤不平。起句一个短语,绾合屈原与自己,宣泄不为最高统治者所承认的痛心。他以一个屈原式的沉痛隐喻——芙蓉本是在水的花朵,而屈原却借爬上树梢去采摘她,来表明自己的赤胆爱国之忱,不为统治者所信任的愤恨。这是借以写词人自己的坚持抗战之心,不为南宋小朝廷所接受的痛苦。以下两韵,摆脱咏写荷花的拘束,直接传递自己报国无门的深沉痛苦。他先以一“恨”字,把“灵均”无法实现拯救国家之志的强烈而复杂的感情点击出来。再以屈原的诗句,表明自己对于南宋最高统治者目光短浅、听信投降派的佞词、与主战派人士志不同道不合的愤恨与无奈。这些地方,表面上看来是代屈原致不平、抒愤懑,其实早已把自己打入其中,同屈原合而为一了。“千古”一韵,揭明自己咏写荷花与想念屈原的缘由。因为他所处的政治环境与屈原所处的没有本质的区别,屈原那些表现爱国与忧国之情的诗篇,自然也使他产生深深的共鸣。“芳至今犹未歇”,化用屈原自写其情操之美的诗句:“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写出了时代虽然迁延,但屈原那爱国忧国的情操、独立不迁的人格却流芳至今。这是对屈原的热烈赞美,又是对自己时代政治的无情嘲笑和无比怨恨,同时也寄寓了他对于自己命运的无限悲感。这是全词的高潮与华彩所在。结韵写道:这一切个人与时代的悲剧,还是都不要管了吧,我们只可寄情于酒,痛饮千杯。到这里,不仅作者整个感情的变化过程已经完整,而且以“露荷翻叶”一语巧妙关合咏荷。露水在荷叶上的倾覆,与他们以荷叶杯尽情倾饮美酒的豪中之悲,被寥寥数语写出。眼前景、景中情、情中悲融化无痕,可谓涉笔成趣,写足题面。

在艺术风格上,此词于沉郁顿挫中有劲气流转。他所采用的借物典写情、不直击本题的行文角度,使本词含有丰厚深隽的余味。另外,这首词首尾圆合,荷起荷终,也显示出了作者笔法的严谨。在咏荷时,他注意避开人所易言的角度,而以侧面烘托和拆解典故法,把荷花皎然独出、清标难比的风韵写得新颖不俗。

辛弃疾《喜迁莺·谢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赏析-宋代关于忧国伤时的古诗

【作者名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将领、词人。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的代表作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年仅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曾聚集两千人起义抗金,之后仕途多舛,最终归隐上饶。1207年,辛弃疾逝世,享年68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的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辛弃疾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文章标题:辛弃疾《喜迁莺·谢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赏析-宋代关于忧国伤时的古诗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35547.html

上一篇:辛弃疾《卜算子·万里籋浮云》赏析-宋代关于忧国伤时的古诗

下一篇:辛弃疾《贺新郎·韩仲止判院山中见访席上用前韵》赏析-宋代关于忧国伤时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