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
一水西来,千丈晴虹,十里翠屏。
喜草堂经岁,重来杜老;斜川好景,不负渊明。
老鹤高飞,一枝投宿,长笑蜗牛戴屋行。
平章了,待十分佳处,着个茅亭。
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
解频教花鸟,前歌后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
酒圣诗豪,可能无势?我乃而今驾御卿。
清溪上,被山灵却笑:白发归耕。
【赏析】
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秋,作者由福建安抚使再次被弹劾而罢官,回到带湖闲居。此前他罢居带湖时,曾在期思买得瓢泉,并经常往来于带湖、瓢泉之间。本词就将他重回田园、见到田园秀美的风光时的欣喜之情,借期思卜筑的所见表达得妙趣横生,同时也隐含着几许不平感慨。
上片描绘期思秀美的山水风光,表明他要在此处选地造屋的意图。起韵总览期思山水,看见在翠色屏风般围绕的万山中,一条水从西边流出,在山间形成巨大的瀑布,宛如千丈白虹,从晴天垂下。接韵以一“喜”字,领起一个参差的“扇面宽对”,引借杜甫经乱后得以重回成都草堂的喜悦,和陶渊明隐居柴桑时对斜川的赞美,来表明自己类似的心情。从中一点儿也看不出他罢官的失意,说明他这次与上次被罢免心态不同,他对那块“鸡肋”,似已无所留恋了。“老鹤”一韵,以带有浓郁感情色彩的议论,表明自己志同老鹤、随遇而安、栖身一枝、即可逍遥的旷达人生态度,并以那戴屋而行、为物所累的蜗牛作对比,显示出不肯卸下物质重担者的愚蠢。上片末韵,正面点出卜筑的意思。
下片以拟人手法,叙写自己寄情山水的乐趣。写得融情入景,意象灵动而笔力遒劲。过片遥接“十里翠屏”句,总写青山对自己归来的欢迎。他赋予青山以人的性格和感情,说这高峻的青山,本来是意气峥嵘、颇不趋俗的,现在为欢迎词人回来,竟然显出一副妩媚的样子。以下用一“解”字,领起一个扇面对,专写青山的妩媚。说它懂得驱使花鸟云水,对作者频频前歌后舞,暮送朝迎,殷勤、盛情之状可掬。这里用笔灵活,意态妩媚,本来是词人自己喜欢这山中风光,见到花鸟歌舞、云水来去十分欢欣,可是偏翻转来说,从对面说来。以下顺势写词人对此佳山好水的逢迎及心旷神怡的感觉,并油然升起了驾驭它的豪情。他说:作为一个酒圣诗豪,怎么能够没有“权势”呢?既然你这青山对我如此有情,我于是从今天开始要驾驭你啦。这里,作者干脆以酒圣诗豪自命,以主宰山水自许,既显示了他的豪迈,也隐含着无所事事、一腔才情只落得驾驭山水的悲凉。结韵由前文的兴高采烈,转入托笑山灵的自嘲,嘲笑自己一无所成、白发归耕的失意。这样,前词明快喜悦的调子,至此产生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跌宕,暗示出他受挫失意的心情,这使词旨显得比较复杂。
全词即兴抒怀,指点山河,妙用比喻和拟人手法,造出一个雄奇妩媚兼容的词境,风格豪宕。
【作者名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将领、词人。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的代表作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年仅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曾聚集两千人起义抗金,之后仕途多舛,最终归隐上饶。1207年,辛弃疾逝世,享年68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的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辛弃疾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文章标题:辛弃疾《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赏析-宋代关于归隐带湖的古诗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35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