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满江红·题冷泉亭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
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
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
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
山木润,琅玕湿。
秋露下,琼珠滴。
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
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
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
【赏析】
这是一首咏杭州名泉的写景抒情词。
词的上片,先写冷泉亭周围环境以作铺垫和渲染。从思路上说,整个上片虚实相生的描写,为冷泉亭营造了一个幽冷、静谧而带有仙气的奇特环境,这为冷泉亭的描写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下片开始,直赋冷泉周围竹木湿润有生气,是暗示它的水美泽物;写它如秋露、琼珠一样的晶莹凉爽,是写泉的清冽甘碧。紧接着写横跨在泉水之上的亭子,给人以此亭翼然独立的风采。
在艺术手法上,特色有二。其一,写冷泉亭并不直奔题面,而是挥洒笔墨,着意渲染周围环境,使读者颇有曲径通幽、胜景迭至的盼望感。这就如绘画画水时“写水之前后左右”。其二,笔法摇曳多变,恍如游龙飞舞,创造出清奇灵幻的艺术胜境,引人遐思。
【作者名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将领、词人。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的代表作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年仅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曾聚集两千人起义抗金,之后仕途多舛,最终归隐上饶。1207年,辛弃疾逝世,享年68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的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辛弃疾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辛弃疾《满江红·题冷泉亭》赏析-宋代关于状景品题的古诗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35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