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赏析-宋代关于田园风情的古诗

首页 > 名篇赏析 > 时间:2022-08-30 19:09 来源:李白古诗网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赏析-宋代关于田园风情的古诗

【赏析】

轻笔淡墨,宛然一幅农家生活素描,令人赏心悦目。

首韵先推出一座茅屋,它又低矮又仄小,十分简陋,但坐落在草色青青的溪头,却显得颇清幽。微醺的词人信步走来,就发现了它。接着他忽然听到从中传出一些悦耳动听的软媚的吴音,并且好像在相互逗乐,于是忍不住伸头朝里一望,这才发现,原来操这么软媚的吴音在相互逗乐的,不是年轻的夫妻,而是一对头发已白的老公公、老婆婆。上片从“相媚好”的声音到白发翁媪的形象的跌出,颇有出人意料的喜剧效果。下片正面入笔,看似平平叙写了他们家三个男孩儿的活动:大孩儿在溪东头的地里为豆子锄草;二孩儿在家门边的空地上编织着养鸡的竹笼子,最小的那个呢?也被他找着了,他正躺在溪边上剥莲蓬子吃着玩儿呢。在叙写小儿的活动时,作者连用了两个词“最喜”“无赖”,表明他在无忧无虑的儿童身上感受到的天真童趣,和他作为一个成年人回看这种童年生活时的羡慕和喜爱。

全词妙在信手偶得,全是词人醉里信步的耳闻目睹,没有什么预先的安排和酝酿。在手法上,可谓无法而有法:信手得来,是无法。上片由观屋而闻声,由闻声而见人,越推越近,秩序不乱;下片三个孩子疏疏安排,意态闲闲,而在“小儿”一段则感情毕见,于是浓淡相宜。此词虽是小品,但如同齐白石之画虾,也能见大家风范。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赏析-宋代关于田园风情的古诗

【作者名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将领、词人。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的代表作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年仅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曾聚集两千人起义抗金,之后仕途多舛,最终归隐上饶。1207年,辛弃疾逝世,享年68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的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辛弃疾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文章标题: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赏析-宋代关于田园风情的古诗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35652.html

上一篇:辛弃疾《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赏析-宋代关于田园风情的古诗

下一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宋代关于田园风情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