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题春晚·花落柴门掩夕晖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馀小立栏杆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赏析】
本诗题为《春晚》,实际描写的也是“晚春”之景。一、二两句的“夕晖”和“昏鸦”,在纯然乡村景色的随意描画中,点明其时正是傍晚;而“花落”二字,却又表明季节已经接近“晚春”。正当此时此刻,一位“吟馀”的诗人“小立”在“栏杆”之外,恰好看见村头一群相伴归来的樵夫渔人渐渐走近:静谧、安详的暮春、春晚景色中,却又有“柴门”在“掩”、“昏鸦”在“飞”、“樵渔”在“归”——好一幅动中寓静、静中又动的田园景象,给人一种非常亲切、故园温馨的感觉!
【作者名片】
周敦颐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为官30年,职位较低,俸禄不高。为赴京师,每出卖家产筹集盘费,但平日俸禄,“悉以周宗族,奉宾友,及分司而归,妻子饘粥或不给,旷达不以为意。”其讲学授业,为一代儒学大师。其立学旨在教人如何做“圣人”。二程就学时,教以寻求孔子、颜渊做圣人之“乐处”。并提倡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等说。所到之处,必畅游名山胜水,以吟风弄月为生活乐趣。47岁时作《爱莲说》,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自况。
传世著作有经朱熹整理之《太极图说》和《通书》40篇。后人编有《周子全书》。其理学继承《易传》及道家某些思想,以太极为理,阴阳五行为气,变化无穷,以形成宇宙构成图式。以“诚”为“人极”,“主静”、“无欲”才能“立诚”,达到道德最高境界。其哲学思想对宋明理学影响甚大。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周敦颐《题春晚·花落柴门掩夕晖》赏析-宋代关于风物歌吟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