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暗香·旧时月色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樽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赏析】
本词原有小序云:“辛亥之年,予载雪诣西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暗香》《疏影》。”从这个小序可知,姜夔当时身在苏州石湖,应友人范成大(又称范石湖)之邀写了这首词。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全词起篇便进入情景回忆,而这种回忆却又是词人心中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随即设置的“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情节,更是具有情感上的诗情画意。以下从“何逊而今渐老”开始,词人再将思绪梳理到眼前,感慨自己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年华渐老。正因为如此,他才会面对几枝“竹外疏花”而产生令人难解的“怪”意——“香冷入瑶席”的描写,实是词人怜惜之情、嗔怪之意、感慨之叹等复杂思想的自然流露。过片承上启下,再把思绪引向整个时下正“寂”无生机的江南水国。想起来陆凯寄给范晔“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那首诗,词人更是欲语无言,欲哭无泪,不由得再次陷入那种刻骨铭心的回忆之中,不由得想到“曾携手处”的“西湖寒碧”。煞拍再次回应开篇:“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原来的“梅边吹笛”之“吹”,此时却又将梅花片片“吹尽”,可见这“笛声”在词人心中的分量是如何的位置。“几时见得”四字,其实也就是“未曾见得”,更使词人的沉痛情绪达到一种至极的程度。
这首词从回忆入笔再到回忆结束,时空在词人的笔触之下大开大合,驰骋自如,收放自如。全词除了自己之外没有第二个人物出现,但是“玉人”的形象却给读者留下了极其鲜明的印象。“香冷”二字,既紧扣着梅花本身的特性,又突出了本词的基本特色,更是读者心中最为主要和最为深刻的艺术感觉。
【作者名片】
姜夔
姜夔(1155—1220),字尧章,鄱阳(今属江西)人。因曾隐居吴兴白石洞,自号白石道人。他的字写得很好,平时生活,即靠卖字和朋友接济,陈造《次尧章饯南卿韵》诗所谓“姜郎未仕不求田,倚赖生涯九万笺”。晚年居杭州,卒。苏泂《到马塍哭尧章》云:“除却乐书谁殉葬,一琴一砚一兰亭。”可见其身后之凄凉。
他是身经四朝的江湖布衣,亦是南宋词人中兼长作诗的一个。曾学诗于萧德藻,其妻即萧氏侄女,又介绍他去见杨万里,很受杨的赏识。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二,记杨“谓其冢嗣伯子曰:‘吾与汝弗如姜尧章也。’报之以诗云:‘尤萧范陆四诗翁,此后当谁第一功。新拜南湖(指张镃)为上将,更差白石作先锋。’”这虽然是前辈的誉扬语,但在当时几个大家之后,他亦确不失为后起中一枝秀笔。他的诗古近体共七十余首,七绝约占一半,亦最精致,做到如他《诗说》中说的“小诗精深,短章蕴藉”的地步。如果想从南宋人七绝中找一点晚唐风味,姜夔诗里多少可以得到一点满足。他的《诗说》,虽数量不多,却有一些很警辟的话。
他是受过江西诗派影响的,后来觉得太受束缚,“虽黄诗亦偃然高阁矣”(诗集自序)。但由于“三薰三沐师黄太史氏”,黄诗对他的影响还是有些。他在自序二中说:“作者求与古人合,不若求与古人异,求与古人异,不若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即是说,对于前人的诗风不强求其合,亦不强求其异,而应合其所当合,异其所当异。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姜夔《暗香·旧时月色》赏析-宋代关于风物歌吟的古诗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35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