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这首小诗平白易懂,简短好记,琅琅上口,是典型的“启蒙读物”是在宋代,就被选进《千家诗》一书。现代又被选进全日制学校教材《语文》课本。所以被“家喻户晓”。
从古至今的评论家和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一致认为,这首小诗就妙在凭借诗人所拥有的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不加任何雕琢,而用寻常的、大众的口语,惟妙惟肖地抒发出评旅外之人的思乡深情。真可谓平淡之中蕴含深情和“奇特”。李白的许多小诗的确达到了清新自然的艺术境界。然而,如果有人断言,这首小诗所表现的意境为大诗人李白所独创,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聪明反被聪明误”,也许正是由于李白曾为一代诗圣,得到后人五体投地般的遵崇的缘故。千百年来,无数大家名流对这首小诗,只作“脍炙人口”之类的赞誉,而未发觉这首小诗及其表现出来的意境,根本不是李白独创,而是脱胎于前人作品中的诗句,并用串联手法拼将出来的。
首先,我们不妨作一下横向考证。以霜喻月的诗句,在唐代不只李白有。生卒年月和李白相差不多并曾在汴州与李白相会过的唐代诗人高适的七言诗句《听张立本女吟》的最后一句便是“清歌一曲月如霜”;唐代诗人王涯的组诗《闺人赠远》第五首吟道:“洞房今夜月,如练复如霜,为照离人恨,亭亭到晓光”,唐代诗人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诗的第二句便是“受降城下月如霜”。如此可见,以霜喻月,在当时是一种很时髦的手法。
如果再作纵向发掘,便会发现:李白的《静夜思》,句句有来历。
清人沈德潜选编《古诗源》一书第三卷收乐府哥辞《伤歌行》云:“
昭昭素月明,辉光烛我床;
忧人不能寐,耿耿夜更长;
微风吹闺闼,罗帷自飘扬;
揽衣曳长带,屣履下高堂。
东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
春鸟翻南飞,翩翩独翱翔。
悲声命俦匹,哀鸣伤我肠。
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
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被梁代萧统合在一起收入《文选》的汉朝无名氏作品《古诗十九首》中的《明月何皎皎》诗云:“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前例中的“昭昭素月明,辉光烛我床”我后例中的“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简直就是“床前明月光”的“原型”。后例中的“忧人不能寐”至“泣涕忽沾裳”几句不仅写出了游子和“乡愁”;“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而且生灵活现地写出了由“乡愁”诱发出的一连串的反常运作。“游子”思乡心切,结果,“忧愁不能寐”只好“揽衣起徘徊”。可“徘徊”仍解不了“乡愁”,又“出户独彷徨”。从中不难看出忧思过度,以致急躁的情绪。最后,“游子”情不自禁,“泪下沾裳衣”。这是李白“低头思故乡”的最好注脚。倒过来说,李白的“低头思故乡”可以看出是对这几句诗的高度概括。其中瓜葛,难解难分。
三国曹丕的《燕歌行》诗中有这样几句:“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里抒发的虽然是少妇思念远在它乡郎君之情,但却也是“秋夜思”,有“明月”,有“霜”,也有“故乡”。李白的《静夜思》未必不是受了这首首诗的启发才写出来的。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前面所引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到了三国时期曹丕笔下就已经演变成了“明月皎皎照我床”在“明月皎皎照我床”和“床前明月光”,简直顺理成章,事实也确实如此。至少可以这样说。曹丕的诗句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又启发了后人的思维,李白便是受启发者中的代表人物。
如果说,从《明月何皎皎》和《燕歌行》中已看出《静夜思》诗中的摹仿痕迹的话,那么曹丕的《杂诗》里的一些句子简直就像是李白《静夜思》里的句子的“初稿”。请看:“
慢慢秋夜长,烈烈秋风凉。
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基本可以断定,李白的“举头望明月”就脱胎于这里的“仰看明月光”;“低头思故乡”就脱胎于这里的“俯视清水波”和“绵绵思故乡”。
李白一生不倦地向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学习,并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来哺育自己的创作。他集中的许多乐府诗深受乐府民歌影响,即使其他一般诗体,也有不少富于民歌风味,李白的许多乐府诗,在主题、题材、体裁、语言等方面都有受古乐府影响的痕迹,而且有的还套用了古乐府诗的旧题,如《远离别》《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长干行》等等,他的《春思》诗的最后两句“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明显脱胎于六朝民歌中的“春风复多情,吹多罗裳开”两句。他的《江夏行》中“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也明显脱胎于“西曲”《莫愁乐》中的句子“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探手抱腰看,江水断不流”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李白对前人的诗作了解甚多,仿摹的也不少。因此,完全可以下这样的结论:李白的《静夜思》诗是一首用高超手法将前人名句串连改变之作。
文章标题:李白的《静夜思》建立在前人的名句基础之上的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