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古诗翻译赏析-杜甫作品

【诗人名片】

杜甫(712~770),字子美,襄阳(今湖北襄樊)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早年曾游历南方的吴越、北方的齐赵等地,期间举进士不第。三十五岁时,杜甫到长安求官,仕进无门,十年困顿之后,终做得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前去投肃宗,途中被叛军俘虏,幸得脱险,潜逃至灵武,着麻鞋见天子,被任命为左拾遗。后为救房琯而上疏,结果得罪权贵,贬为华州司功参军。随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于成都浣花草堂。剑南节度使严武镇守蜀地时,杜甫任严武幕中检校工部员外郎,翌年移居夔州。后举家出蜀,漂泊于鄂湘,卒于贫病。

【注释】

①戍鼓:戍楼夜时所击禁鼓。断人行:指宵禁戒严。

②“露从”句:指今日适逢白露节。

③无家:杜甫巩县(今河南巩义)老家毁于安史之乱,故曰无家。

④况乃:何况是。时史思明叛军复陷洛阳,又进攻河阳,故曰“未休兵”。

【译文1】

戍楼上更鼓响路上断绝人行,秋夜里边塞传来孤雁的哀鸣。今天白露节更想念家中亲人,觉得月亮还是家乡的更光明。虽有兄弟全都在战乱中离散,分散无家到哪里去探问死生。捎书寄信家乡常常不能收到,何况年荒世乱战争至今未停。

【译文2】

戍楼响起了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这天正逢白露节,只有故乡的月色最明亮。虽有兄弟,但因战乱都已失散,已经无家打听他们的生死。寄信询问也久久不到,更何况战事一直未停。

《月夜忆舍弟》古诗翻译赏析-杜甫作品

【赏析1】

这首诗作于乾元二年(759)九月,是杜甫因思念离散的亲人而写的思乡之作。当时史思明起兵作乱,山东、河南两地处于战乱之中。同时,陕西饥荒严重,诗人遂弃官前往秦州。战乱之中,与亲人走散,并失去了联系。担忧之下,诗人的思念之情也愈加强烈。这种情况下,杜甫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

首联不提“月夜”,而是先勾勒出了一幅边塞秋景图。“断人行”既是诗人看到的景象,又点出了“月夜”的背景,充分说明战乱不断;戍鼓雁声,是听到的声音。以所见所闻来描绘边塞荒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气氛。

第二联前半句告诉人们此时已是“白露节”,说明天气越来越凉,水汽凝结,让人寒意顿生,备觉凄凉。后半句采用融情于景的写法,在客观实景之中加入诗人个人的主观感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在第三联中由望月转为抒情。前半句说兄弟失散,后半句写家也不存,亲人生死难料。诗人这种对亲人的思念,由月光引出。加之月夜清冷,更逢乱世,让人在惆怅之中更夹杂着一份对亲人生死的担忧。读来,语气分外沉痛。这两句过渡自然,概括出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的普遍遭遇。

尾联写平时写给亲友的书信经常无法寄到,更何况现在战事频频,亲人们四处流散,生死更难预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不满,进而抒发了对亲人生死的担忧,同时也婉转地说明了安史之乱带给人民的深重苦难,使主题得到深化。

【赏析2】

这首诗写天涯忆弟之情,骨肉离散之苦,可谓字字忆弟,句句有情。首联点明时、地,已隐含忆弟之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更是千古名句。尾联二句,照应开头,将家愁国难作一收束,含蓄蕴藉,无限深情。

《月夜忆舍弟》古诗翻译赏析-杜甫作品

文章标题:《月夜忆舍弟》古诗翻译赏析-杜甫作品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5699.html

上一篇:《赠卫八处士》古诗翻译赏析-杜甫作品

下一篇:《月夜·今夜鹿州月》古诗翻译赏析-杜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