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门观刈蒲

首页 > 李白古诗 > 五言古诗 > 时间:2022-05-28 23:07 作者:李白

鲁东门观刈蒲 古诗全文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参考资料: 鲁东门观刈蒲-百度百科 鲁东门观刈蒲-百度汉语

鲁东门观刈蒲

鲁东门观刈蒲【注释】

①蒲:水草,柔滑而温,可以织席。②龙须:草名,丛生,可以织席。

③谢眺《同咏坐上所见一物》:“但愿罗衣拂,无使素尘弥。”二句承其意。

鲁东门观刈蒲

鲁东门观刈蒲【题解】

“挥镇若转月,拂水生连珠",随手取譬,转觉新鲜无比。

《鲁东门观刈蒲》翻译译文

鲁国的天来得早,初霜时便开始割蒲。

挥镰就好象转动弯月,掠过水面生起串串连珠。

蒲草最可珍贵,何必看重那龙须草?

织成草席铺上玉床,清静的夜晚躺在上面多么欢娱。

罗衣能够再次拂扫,不必担心会蹲上尘土。

鲁东门观刈蒲

词句注释:

鲁东:指曲阜城东。《埤雅》:“蒲,水草也,似莞而褊,有脊,生于水涯,柔滑而温,可以为席。

寒事:指的物候,寒冷时节。陆倕《以诗代书别后寄赠》:“江关寒事早,夜露伤秋草。

刈渚蒲:割水边的香蒲草。刈:割取。渚:水中小洲。蒲:香蒲,水生草本植物,嫩芽可供食用。其叶供编织,可作席、扇、篓等用具。梁简文帝诗:“渚蒲变新节。

镰(lián):古谓之刈钩。因形曲如钩,故名。《方言》:“刈钩,自关而西或谓之钩,或谓之镰。”颜师古《急就篇注》:“钩,即镰也,形曲如钩,因以名云。

转月:因镰刀弯如新月,故挥动镰刀如“转月”。

连珠:溅起的水滴像连串的珍珠,喻浪沫。王褒《洞箫赋》:“扬素波而挥连珠。

龙须:龙须草,多年生水生草本,茎可织席等,多为帝王豪贵之家所用。《蜀本草》:“龙刍,丛生,茎如綖,所在有之,俗名龙须草,可为席。

欣承清夜娱:是说夜间睡在蒲席之上感到清凉适意。

罗衣:轻而薄的丝绸衣服。

能再拂:可以反复拂拭。言蒲席光滑平贴。谢脁《咏席》诗:“但愿罗衣拂,无使素尘弥。

素尘:聚积的灰尘。

芜(wú):杂乱。谢脁《咏席诗》:“但愿罗衣拂,无使素尘弥。

《鲁东门观刈蒲》鉴赏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秋寒已至、初霜割蒲的农人劳作景致,“寒事”、“初霜”点明主旨,秋寒的物候时节,交代“刈渚蒲”事件的起因及背景,字里间处处充溢着高寒、肃杀之氛围。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运用比喻手法,贴切自然,把“挥镰”、“拂水”渲染成“转月”、“连珠”,间接描写出鲁东门外深秋割蒲草的“挥镰”“拂水”劳动场面,意在歌颂农民的辛勤劳动变废为宝,创造了财富。为下文称赞“蒲草”作铺垫。

鲁东门观刈蒲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生动形象地以夸张手法,赞美蒲草比帝王豪贵之家所用的“龙须”更可贵,表达出诗人对蒲草的可贵有独特的见解。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承接上文,讲述诗人对蒲草“最可珍”的作用,勾勒出一幅蒲草织作玉床席、清静夜晚躺欢娱的景致,侧面烘托出农人刈蒲以作编织之用,点明题旨,紧扣诗题“鲁东门观刈蒲”,陈述了诗人见农人刈蒲的纪实。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借用谢脁《咏席》诗:“但愿罗衣拂,无使素尘弥。”讲述出所咏之蒲草的品性,“不畏”、“素尘”更显得蒲草高洁纯净、“最可珍”。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鲁东门外农家深秋割蒲的劳动场景,并以夸张手法,赞美了蒲草的可贵与作用。在诗人笔下,蒲草经过农户的辛勤劳动变废为宝,妙笔生花,富有浪漫色彩。刈蒲时“挥镰”、“拂水”的比喻,透露着诗人对农事劳作的喜爱,是丽句;“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则是警策之句,似有评击上层贵族奢华放纵、穷奢极侈,表达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鲁东门观刈蒲》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王载(746),当时李白在山东游历。

天宝中叶,自玄宗天宝元年(742)到宪宗元和十五年(820)的七十九年里,是唐朝从政治上由盛到衰的转变时期。唐朝国事益非:内则屡兴大狱,屠戮驱逐忠良;外则穷兵黩武,内政不修,滥事征伐。李白流落江湖,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勉强维持生活。李白以孤臣孽子之身心,亲历大唐由盛至衰的转变时期,所以李白的忧愤情愫极为深切,时常有抨击时政的诗作。

《鲁东门观刈蒲》古诗提要及诗中人物与地名

古诗提要:

鲁东门观刈蒲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五言古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83卷第20首。此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鲁东门外农家深秋割蒲的劳动场景,蒲草经过农户的辛勤劳动变废为宝,妙笔生花,富有浪漫色彩。诗人以夸张手法,赞美了蒲草的可贵与作用。

鲁东门观刈蒲

此诗作于天宝五载(746)秋。萧士赟曰:“此诗借蒲起兴,以自比也。其有望君再用之意乎?”(《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卷二十四)詹锳《李白诗文系年》云:“按此诗直是写蒲,别无寓意,萧说失之凿。”诗写鲁地割蒲草之情景,艺术上颇有妙处,写刈蒲而生发想象,不即不离。其中“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比喻新奇,生动形象。

刈蒲时“挥镰”、“拂水”的比喻,透露着诗人对农事劳作的喜爱,是丽句;“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则是警策之句,似有评击上层贵族奢华放纵、穷奢极侈,表达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诗中人物与地名:

鲁国:指今山东兖州、曲阜一带,秋时属鲁国。李白《鲁东门观刈蒲》有“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有“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纪南陵题五松山》有“龟山蔽鲁国,有斧且无柯”。

鲁东门:一作“东鲁门”。《明一统志》卷二三:“东鲁门在兖州府城东”。即今山东兖州东。李白《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有“今晨鲁东门,帐饮与君别”。另有《鲁东门观刈蒲》、《鲁东门泛舟》。

 

《鲁东门观刈蒲》由李白古诗网收集,为您整理了关于鲁东门观刈蒲的古诗原文、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鲁东门观刈蒲》诗词(诗歌)提供必要的帮助!

文章标题:鲁东门观刈蒲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iwen/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