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其一 古诗全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 一作:相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参考资料:月下独酌四首-百度百科 、 月下独酌四首-百度汉语
月下独酌其一 翻译译文:
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无相知作陪独自酌饮。
举杯邀请明月来共饮,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
月亮本来就不懂饮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后。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唱歌月亮徘徊不定,我起舞影子飘前飘后。
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但愿能永远尽情漫游,在茫茫的天河中相见。
月下独酌其一 赏析
这组诗共四首,以第一首流传最广。第一首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
诗中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此诗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顿觉热闹起来。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
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
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全诗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因此一直为后人传诵。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宋本题下注“长安”两字。此诗约作于玄宗天宝三载(744)春。时李白供奉翰林,遭小人谗毁,君王见疏,思想极为苦闷。全诗写花间月夜独饮情景。表面豪放不羁,及时行乐,实则隐含失意孤独之痛苦心情。诗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两句,将月人格化,亦写活影子,使“独”成为“三人”,沈德潜评云:“脱口而出,纯乎天籁”(《唐诗别裁》卷二),成为千古传诵之名句。
《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是唐代伟大诗人,也是我国诗歌史上乃至世界诗歌史上少见的天才。他留下的千余首诗歌和六十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1200 多年来震撼着广大人民的心魄。他不愧为人间少有的“谪仙诗人”,无与伦比的“一代诗豪”!
李白的诗,不但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且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他继承、发展了屈原、庄周以来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并融会前人的许多艺术手法,把古代诗歌艺术和散文艺术推向新的高峰,形成了他特有的雄奇、奔放、飘逸的风格。
相关阅读
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赏析-宋代关于忧国伤时的古诗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原文翻译赏析视频-李白-五言古诗-唐诗三百首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的出处意思赏析-唐·李益《写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出处意思赏析-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原文翻译赏析视频-张先-宋词三百首
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金陵夜寂凉风发赏析-唐代关于韵里江山的古诗
《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由李白古诗网收集,为您整理了关于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的古诗原文、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诗词(诗歌)提供必要的帮助!
文章标题: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