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何七判官昌浩 古诗全文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
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
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
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
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
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
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
参考资料:赠何七判官昌浩-百度百科 、 赠何七判官昌浩-百度汉语
赠何七判官昌浩【注释】
①判官:节度使属官,天宝后置。何昌浩:李白友人,事迹不详。
②匡坐:正坐。夜分:夜半。
③啸咤:大声呼号,奋然欲振作貌。
④济南生:即伏生。先为秦博士,秦禁书(《尚书》),伏生壁藏之,得传二十九篇,即今文《尚书》,传教于齐鲁之间。汉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欲召伏生。伏生年九十余,不能行,使晁错往受之。见《汉书儒林传》。
⑥沮溺:即长泪、桀溺,古之隐者。长泪、桀溺耦耕,尝遇孔子过之。见《论语·微子》。二句意谓己当与何判官同走边塞建功一途,不再效隐者之流。
赠何七判官昌浩【题解】
天宝十载暮秋,李白有北上幽州从军之行。幽州之行的契机,于此诗微露端倪。何昌浩当为在幽州节度使任职,邀李白北上者。幽州节度使为安禄山,其时反迹虽未彰,但拥兵自大,朝野侧目,李白幽州之行,吉凶难卜。白本年《留别于十一兄邀裴十三游塞垣》诗云:“且探虎穴向沙漠。”然其初衷却在建功立业、不甘常人之寂寞,所以虽冒险亦在所不顾。
何昌浩,排行第七,故称何七。似为西北地区节度使判言。此诗约作于天宝十载(751)。判官,节度使属官。诗前半写不愿白首为儒,而愿拂剑沙漠,建立功勋;后半赞何判官有管、乐之才,愿与之同驱疆场,为国立功。诗中洋溢着努力进取的积极精神。
《赠何七判官昌浩》翻译译文
翻译译文一:
有时我忽觉心情惆怅,兀然独坐直至夜半。天亮时空怀壮志,仰天长啸,,欲为世间解乱释纷,一展怀抱。
我的心随长风直上万里,吹散天空中的浮云。我羞作济南伏生,九十多岁了还在啃书本,吟诵古文。
不如撰剑而起.到沙漠上去拚杀厮斗,为国立功。一辈子老死于阡陌之间,怎能扬大名呢?夫子您是当今的管仲和乐毅,英才名冠三军。
我想您终会一起建功立业,岂能一辈子与长沮、桀溺为伍呢?
翻译译文二:
有时忽然会很惆怅,正襟危坐到半夜。只能在黎明时分大声呼喊宣泄,想要为世间解除纷乱。
有心想要随风而去,吹散万里阴云。羞作西汉的伏生,九十了还在诵读《尚书》。不能那样,要拔剑而起,在北面的边疆建立奇勋。
倘若老死于田间小路,怎能发扬高洁的品行?你就是当今的管仲、乐毅,英才超过全军。我终将与你一起出仕建立功勋,岂能像长沮、桀溺一样隐居?
词句注释:
⑴何七:何昌浩,排行第七,故称何七。安旗云:”似为幽州节度使判官“。判官:节度使属官。⑵匡坐:正坐。夜分:夜半。⑶平明:天明。啸咤:高号长啸。⑷纷:世间的纷争。⑸济南生:即西汉伏生,名胜,济南人。曾为秦博士,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传九篇,即今文《尚书》。汉文帝时召伏生,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见《汉书·伏生传》⑹夫子:指何昌浩。管乐:指春秋时齐相管仲、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⑺将:与。沮溺:指春秋时两位著名隐士长沮、桀溺。见《论语·微子》。
《赠何七判官昌浩》作品赏析
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即诗人逝世的前一年。当时诗人饱经沧桑,体弱多病,遭受了政治上最沉重的打击。
此诗最显著的特点是善于抒发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最终以摆脱这种苦闷而展示出诗人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可分三段,第一段为前四句。开篇”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两句,直接点出积郁于心的”惆怅“。这惆怅虽仅时而出现,但对积极进取、乐观豪爽的诗人来说,却也是非常严重的。为此,他正襟危坐,自夜至明,最后竟不得不用长啸声来加以发泄:”平明空啸咤!“然而,”啸咤“是无济于事的,只不过聊以发泄胸中的不平之气而已,所以用了一个”空“字。”思欲解世纷“,用了战国时鲁仲连的典故。由此可以看出诗人之所以”惆怅“,原因是为了解除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苦难。这就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中的矛盾和苦闷心情也是产生于这里。
诗的第二个特点便是在积极用世和消极思想的对比之中进行多层次的交叉抒写。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诗的第二段。这一段共八句,在揭示诗人内心活动方面较之第一段更加深入具体。”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二句,上承”解世纷“作飞动的描写,用以状写理想与抱负的远大。这是正面的直抒。”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是反面的对比。就李白看来,面对安史之乱的混乱局面,即使自己已年逾花甲,但也不能像伏生那样,老死于经文之中,于国于民毫无补益。这是一层。”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又是一层。这两句承上而言。如果自己不能乘风破浪,实现”济苍生,安黎元“的抱负,那么,也应在国难当头之时,拔剑而起,为统一祖国而建立功勋。这是正面的发挥。”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又是反面的对比。
诗的第三个特点是把古人、友人与自己交织在一起来加以描写。这明显地体现在第三段,即最后四句里边。”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诗人用管仲、乐毅来比喻何昌浩,同时,也是在写自己的怀抱。李白在诗中多次把管仲、乐毅作为自己仰慕和效法的榜样。最后”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二句表示,自己将跟何昌浩一样,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而决不能像长沮、桀溺那样做逃避现实的隐士。
《赠何七判官昌浩》古诗提要及诗中人物与地名
《赠何七判官昌浩》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这是一首具有强烈进取精神的政治抒情诗,表现了诗人不甘心老死阡陌之间,决心乘风破浪,为世人做一番排难解纷的大事业的崇高志趣。此诗前半写不愿白首为郎,而愿拚剑沙漠,建立功业;后半赞何判官有管、乐之才,愿与之同驱疆场,为国立功。全诗抒写远大理想,洋溢着努力进取的积极精神,表现了作者崇高的思想境界。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安史之乱已延续了七年,诗人虽已年近暮年,仍想为国排解纷争,建立功勋,而不愿做只知诵读古文的“济南生”,也不愿做隐居山野的长沮、桀溺,表达了诗人不甘老死于阡陌,想要乘风破浪,大展宏图的雄心壮志。
此诗作年歧说甚多。何昌浩,詹锳《李白诗文系年》推断其人乃浙江西道节度使判官,驻宣城,可资参考。诗前言己有用世之志,欲收奇勋而扬名千古。后半赞何判官为当今之管、乐,“英才冠三军”,与己正为同志,吾终将与其并驱疆场,而不再与隐者为群。吴汝纶云:“起结超乎不平,一片奇气,其志意英迈,乃太白本色。”(《唐宋诗举要》引)
何昌浩:事迹不详。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及《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不详作于何年。安旗谓何昌浩为幽州节度使判官,前者作于天宝十载(751),后者作于天宝十四载(755),见《李白全集编年注释》。詹锳谓两诗并作于上元二年(761),何昌浩为浙江西道节度使判官。
济南:唐郡名,治所在历城县,即今山东济南市。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有“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另有《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赠何七判官昌浩》由李白古诗网收集,为您整理了关于赠何七判官昌浩的古诗原文、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赠何七判官昌浩》诗词(诗歌)提供必要的帮助!
文章标题:赠何七判官昌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