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首页 > 李白古诗 > 五言古诗 > 时间:2019-01-05 22:19 作者: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古诗全文

晋室昔横溃,永嘉遂南奔。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

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哲匠感颓运,云鹏忽飞翻。

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西秦百万众,戈甲如云屯。

投鞭可填江,一扫不足论。皇运有返正,丑虏无遗魂。

谈笑遏横流,苍生望斯存。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

凭览周地险,高标绝人喧。想像东山姿,缅怀右军言。

梧桐识嘉树,蕙草留芳根。白鹭映洲,青龙见朝暾。

地古云物在,台倾禾黍繁。我来酌清波,于此树名园。

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

参考资料:登金陵 冶城西北谢安墩-百度百科 登 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百度汉语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翻译译文

翻译译文一:

晋朝当年被敌人所灭,永嘉年间逃亡南方,建立东晋。朝中龙虎相斗,把人间搅得天昏地暗。胡马来到中原来吃草,北方的匈奴威逼中原。哲人们预感到国家将要遭到厄运,于是有志之士奋发起来,整日练兵习武,旌旗布满整个海面。西秦百万的士兵,戈甲向云一样的多,一人投一根鞭子就可以把长江填满,以这种气势打败敌人是不值一提的。国家可以再次恢复,敌人会被俘虏,死无葬身之地。想象当年谢安和王羲之游览东山的情景,怀想当时王羲之说的话,真是让人感慨。梧桐是上等的好树木,蕙草的根部会留下来等待来年再度生长。白鹭和白鹭洲相互映照,青龙曾经出现在谢安墩上。历史悠久,谢安墩仍然存在,一旦坍塌,就会生满野草,让人对之感慨万千。诗人想要在这里隐居修行,一旦成功了,就远离尘世而去。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翻译译文二:

昔日西晋王朝的政权崩溃时,中原一代的人民纷纷向南边逃亡。当时的局势多么纷乱,乘机崛起的军阀割据势力日日夜夜争斗不休。胡人的马儿在汉地上奔驰,苻坚率领着前秦的军队威胁着中原。贤明而有才能的大臣谢安察觉到了国家即将衰败的命运,为了挽救危局,抵御侵扰,他迅速地东山再起。晋军衣甲鲜明,军容雄壮,气势不凡;沿江陈兵,直到海隅,场面颇为壮观。前秦的军队声势浩大,披甲执戈的军士像天上的积云一样聚集。苻坚骄傲狂妄,不可一世,他自认兵强马多,光是把马鞭投进长江,就足以截断江流。然而东晋王朝的局势开始好转,苻坚的军队吓得魂飞魄散。谢安于谈笑间打败了前秦的军队,老百姓都敬重他,希望他能执掌朝政。如今到古城金陵探访古迹,还可以见到当年的谢安墩。依靠着栏杆远望四周险峻的地势,高耸的谢安墩上没有人群喧哗的声音。我想象着谢安当年的风姿,缅怀着右军将军王羲之曾劝谢安以国事为重的言语。王羲之和谢安志同道合,都有为国效力的心愿。他们虽已做古,其功绩却长存于世,就像蕙兰留下的芳根一样。白鹭在天的小洲上空飞过,青龙山迎接着初生的太阳。虽然年代久远,谢安墩却依旧存在;只是楼台倒塌,到处长满繁盛的庄稼。我来这喝喝酒,并将在这墩上建造林园。等到功成名就的时候,我将拂袖而去,到武陵源去过隐居生活。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赏析

从“晋室昔横溃”到“天骄蹙中原”是诗歌的第一部分。西晋末年,军阀割据,朝野纷争不断。“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两句诗,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令人窒息的乱世画面。“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是指,当时匈奴的军队相继攻陷了洛阳和长安,整个中原已经在胡人的铁蹄之下。此刻如果再没有杰出的将领出来抵御侵略,司马王朝必将灭亡。这一段极力描述局势的纷乱与紧迫.是在为下一段谢安的出场做铺垫。时势造英雄.正是这样危急的情况下.主人公才可更具英雄色彩。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从“哲匠感颓运”到“苍生望斯存”为诗歌的第二部分。谢安于乱世中应时而出,保住了岌岌可危的司马王朝的半壁江山。为了表现谢安的雄才大略,诗人首先描述苻坚领导的前秦军队是如何强大。由“百万众”和“如云屯”即可看出,前秦的兵士众多,气势恢宏,这正与西晋王朝混乱纷杂的局势形成鲜明的对比。“投鞭可填江”,固然是在描述苻坚的狂妄自傲、不可一世,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前秦的军队之强。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谢安临危受命,凭借卓尔不群的军事才能,在淝水将前秦的军队一举击破,使“淝水之战”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又一场著名战役。诗人又用“谈笑”一词勾勒出了谢安从容不迫的气度。战场上刀光剑影,惨烈异常,而谢安依然能够轻松自如,从容面对。这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三国时的奇才诸葛亮。“丑虏无遗魂”,写前秦军队的落荒而逃,既和前面大军进攻中原时的浩浩荡荡以及苻坚的不可一世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烘托出谢安战绩的显赫。这一战的胜利为谢安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推崇,使他得以流传百世,受人敬仰。

从“冶城访古迹”到“归入武陵源”是诗歌的最后一部分。诗人的目光从历史上回到了现实中。谢安墩地势高耸,鲜有人声喧哗,这样略显荒凉的场景引发了诗人更多的思考。王羲之当年正是在这里劝谢安以国家危亡为己任,这才有了之后谢安的应时而出、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英雄之举。 “梧桐识嘉树,蕙草留芳根”,王羲之和谢安可谓志同道合,就像梧桐与嘉树一样,而他们的故事也如同蕙草留下的芳根一样,成为了代代相传的千佳话。想到这段历史,诗人很自然地就会联系到自己。他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才能,他相信只要有机会,自己也可以像谢安一样,建立不朽的功绩。然而身边并没有像王羲之之于谢安这样的知己,自己空有才华而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苦闷无处排遣。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在谢安墩上远望,白鹭在春天的小洲上空飞过,青龙山迎接着初生的太阳。诗人看见的自然景物都蕴含着生机和希望,而身边的谢安墩由于年代久远,楼台倒塌,到处长满繁茂的庄稼。这使他再次感叹功名富贵的不可长存,于是又有感而发:如果有一天自己能建功立业,实现心中抱负,一定会辞去官职,到归隐之地享受田园牧歌的生活。

李白的诗歌字里行间常常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他渴望建功立业,渴望被赏识被重用,从而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为国效劳。谢安一战而平天下的壮举正是他最大的理想。因而登上谢安墩,诗人才会有这样多的感慨。虽然现实中有诸多不如意,他依然期待着有机会建立不朽的功业,这也是李白和一些归隐诗人不同的地方。很多怀才不遇的诗人在残酷的现实中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小隐于林,独善其身。而李白尽管有归人武陵源的念头,也依然希望是在“功成”之后再将其实现。这成了他坚持一生的信念,也成为其大部分诗篇的终极主题。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创作背景

此诗当写于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发生前后.爵人从当时唐王朝的危机联想到西晋的永嘉之乱,从谢安墩联想到澍安当年奋起东山,挽救危局。诗人感慨于谢安在乱世中救国的英雄壮举,也希望如谢安一样为国效力.在国难当头之际施展自己的宿愿,又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有满腔抱负却无处施展的遭遇,于是写下此诗来表达自己的信念。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古诗提要及诗中人物与地名

古诗提要: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约天宝六载(747)作。此诗大力赞颂谢安“谈笑遏横流,苍生望斯存”的功业,于访古之际深致仰慕之情。结末曰:“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自抒其功成身退的夙志,这首诗是诗人游历金陵时登上谢安墩有感而作,诗人站在谢安墩上,回顾谢安建立的旷世功业,想到谢安与王羲之的惺惺相惜,勾起了自己埋在心底建功立业的理想。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宋本题下注云:“此墩即晋太傅谢安与右军王羲之同登,超然有高世之志,余将营园其上,故作是诗。”冶城,在金陵西。谢安墩,在金陵半山。

谢安墩:陈作霖《养龢轩随笔》:“金陵有四谢公墩;一在冶城,安石与王逸少登临遐想处也。一在土山,安石为相时,筑台榭以拟会稽东山,即围棋赌墅之所也。至半山寺之谢公墩,则幼度之宅,其地有康乐坊可证,康乐为幼度封国,与安石无与。王半山之争,亦太疏于考据矣。若杏花村谢幼度祠侧有土阜,亦名谢公墩,特土人因其近谢祠而名之,与他各志均未之载耳。”冶城谢安墩在今江苏南京市朝天宫附近。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有“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

诗中人物与地名:

东山:东晋谢安隐居东山,其址一在今江苏南京市江宁县城东山镇土山,一在今浙江上虞县西南。李白《梁园吟》有“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永王东巡歌》(其二)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赠常侍御》有“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有“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留别西河刘少府》有“东山春酒绿,归隐谢浮名”。《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有“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送韩侍御之广德令》有“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有“绿萝长不厌,却欲还东山”。《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有“想象东山姿,缅怀右军言”。《忆东山》(其一)有“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春滞沅湘有怀山中》有“所愿归东山,寸心于此足”。《题元丹丘山居》有“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一)有“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其二)有“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忆东山》(其二)有“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宣城送刘副使入秦》有“君携东山妓,我咏北门诗”。《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有“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示金陵子》有“谢公正要东山妓,携于林泉处处行”。《书情赠蔡舍人雄》有“尝高谢太傅,携妓东山门”。《送梁四归东平》有“莫学东山卧,参差老谢安”。另有《东山吟》、《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云:“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

西秦:泛指今陕西一带。李白《凤凰曲》有“影灭彩云断,遗声落西秦”。《横江词六首》(其三)有“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有“一官即梦寐,脱屣归西秦”。《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有“尔向西秦我东越,暂向瀛洲访金阙”。《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有“君去西秦适东越,碧山清江几超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有“西秦百万众,戈甲如云屯。”《感遇》(其二)有“玉剑谁家子,西秦豪侠儿”。《自代内赠》有“妾家三作相,失势去西秦”。

冶城:在今江苏南京市内朝天宫一带。三国吴筑。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有“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

武陵源:即桃花源。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桃源山。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有“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

海门:①指浙江杭州钱塘江入海口一带。因钱塘江夹岸有山,南面为龛,北面为赭,两山相对,因称海门。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有“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杭州送裴大泽时赴庐州长史》有“西江天柱远,东越海门深”。②指今江苏镇江与扬州之间的长江江面。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有“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

楚国:西周时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县东南),后建都郢(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纪南城)。春时领有今湖南、湖北及河南南部与安徽中部一带。李白《渡荆门送别》有“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古风》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鞠歌行》有“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有“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其一)有“楚国一老人,来嗟龚胜亡”。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由李白古诗网收集,为您整理了关于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的古诗原文、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词(诗歌)提供必要的帮助!

文章标题: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iwen/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