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

首页 > 李白古诗 > 五言古诗 > 时间:2019-01-08 09:08 作者:李白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始经瞿塘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

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

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

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参考资料: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百度百科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百度汉语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翻译注释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

江上的行程已是几千里,我已见到了十五次江上的月圆。

先是饱览了瞿塘峡的风光,随后便又登巫山。

巴国的大地虽已走尽,而这巫山却是高得难以达到顶端。

身负巨石好像在云霞之外,手攀垂下的藤萝又像已接近日边。

飞步登上巫山山顶时,极目远望食有丝毫的遮掩。

回头不见了暗红色的山壑,仰望看到的只是青天。

青天近得似乎可以用手摸到,不知银河离这里还有多远?

望着白云飞去的地方可以辨知苍梧山,随着滚滚东去的江水可以探知大海。

游历到日光西斜,仍然有许多妙境值得徘徊。

悲风吹着树枝作响,空谷里的积雪还白光闪闪。

踏上归途时已是黄昏,此时的游兴依然未减。

寒江两岸的猿声早早地啼起,一轮明月已出现在昏暗的松间。

啊,月光是多么清悠,猿啼又是多么凄惨。

我实在不能忍闻这猿啼而匆忙下山,快步回到我的小船。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赏析

此诗“巴东”这一地理概念的具体所指,历来有所争议。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

一些旧注认为诗题上的“巴东”即是唐代归州的巴东(今湖北巴东),如比较权威的清代学者王琦所注的《李太白全集》在此诗题下解释说:“巴东,即归州也,唐时隶山南东道。”(《李太白全集》中册1021页,中华书局出版)若仅凭字面意义,此说无错。但按照诗意,则不可通。诗题曰“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云云,可知诗人的行进路线是从巴东出发,然后穿过瞿唐峡,接着才登上巫山的。若此,巴东的位置一定在瞿唐峡之前,或者说,瞿唐峡一定在巴东和巫山的中间。然而,归州的巴东却在巫山的下游,若自这里登巫山,则必须溯江而上,但无论如何又无法经过瞿唐峡。如果顺流,那就要先过瞿唐峡,登巫山之后要再行走相当一段水路方可到归州的“巴东”,与诗题大相牴牾。于此可知,“归州巴东”的说法是错误的。其实此诗中的“巴东”是指夔州(今四川奉节)。

《新唐书》地理志卷四十载:“夔州,云安郡下都督府,本信州巴东郡。武德二年(619)更州名,天宝元年(642)更郡名。”据此可知夔州原来是信州的巴东郡,至“天宝元年”始“更郡名”。李白此行当在开元十三年(725),此时的夔州尚未改名,仍叫巴东郡,所以诗人才有此称。又据《方舆胜览》:“瞿塘峡在夔州东一里”。若把与此有关的地名按长江流向自上而下的地理位置排列一下的话,其顺序则是夔州、瞿唐峡、巫山、巴东,况且前三处所距不远,完全可能是在一天中所经过的三个地方。诗人自夔州(时称巴东郡)出发,很快即经过瞿唐峡而到达巫山(参见《中国历史地图册》第五册47-48页,中华地图学社出版)。这样解则全诗疑窦顿开,语意甚明。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

诗的开头概述自己登巫山前的情景。“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两句是说自己从家乡出发以来,沿江已走了几千里水路。这天正逢望日,明月皎洁,圆如银盘。诗人接着说,刚刚经过瞿唐峡之后便徒步登上巫山的最高峰。在山巅之上,诗人极目千里,饱览巫山的雄姿。“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紧承前句,写巫山的高危与广阔。“不穷”是无穷无尽之意,这显然是夸张的说法,但又可说是诗人所目见。因为诗人视野之内皆是耸山峻岭,都是巫山之境,故谓之“无穷”,所以下句说整个巴国境内都被巫山占据了。当然此句只是形容巫山面积之大,与杜甫名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句意相同,不必拘泥考证巴国的辖境。“日边攀垂萝,霞外依穹石。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四句写登山时的主观感受。山路高危陡峭,诗人要凭借垂下的藤条萝蔓才可向上攀援,有时只好倚偎在突出的大石头上喘息一会儿。诗人登得太高了,他觉得好像在日边霞外一般,云气在脚下缭绕,太阳在身边高悬。诗人心情愉悦,急不可待地快步登上绝顶,向远处眺望。啊!太美了。天清日朗,万里澄鲜,一点遮挡视线的东西也没有。他心旷神怡,浮想联翩,以下六句便写其在顶峰上的感受。

却顾”两句是说,山顶真是高极了,回头向下一看,只见万里深渊神秘莫测,令人面容失色,心惊肉跳;抬头向上一望,头上即是青天。登临高绝之处,惊愕中又有几分自豪感,这是所有登山人都会产生的普遍心理。于是诗人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竟觉得青天仿佛可以用手就能摸到一样,但夜间所常见的银河此时却不知哪里去了。远望云彩的升起之处,便可知道苍梧山所在的地方;观看那奔腾的大江的流逝,便可辨别大海所在的方向。“苍梧”语出《归藏·启筮》:“有白云出自苍梧,入于大梁”。“瀛海”一词出白于《史记》。其实这两句诗是诗人由眼前所见的云气和江水发想而来,江流的方向当然应该是大海,无须详考。“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两句是过渡句,承上启下,下文便转写归途中的景色。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

积雪照空谷”以下八句大意是说,高山背阴处的积雪映照着空荡荡的深谷,风吹树木发出呜呜的悲凄之声。踏上归途时天色已晚,只剩夕阳的余晖了,但诗人游意未艾,兴致颇高。江上寒冷,故早早就听到了猿的啼叫之声,天色朦朦胧胧,远处的松林已隐隐约约,一轮明月从那里缓缓升起,宛如松林吐出的一般。月光皎洁明媚,猿声清幽凄厉。此情此景给人一种空寂静穆的感觉。这既是眼前的实景,又有诗人不忍离去的主观情感寓于其间,因此有一种惆怅惋惜的情味。最后两句说虽然自己还有游兴。但不愿再听到猿的啼叫声,这才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辞别了巫山,拄着登山杖回到了船上。

全诗记叙登巫山的经过,写得相当完整。从开始上山写起,继写登山时的感受与登上顶峰时所见到的景色,最后写下山及回船的过程,一气呵成,完全按时间顺序和所经历的过程来写,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诗中借助夸张手法和大胆的想象渲染巫山之高峻宏伟,“日边”、“霞外”等诗句给人以飘飘欲仙之感“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两句更是异想天开的惊人之语,令人耳目一新,充分体现出诗人的浪漫气质。此诗是太白初离家乡时所作,他第一次接触到如此雄伟壮阔的山川景色,又因未接世事,所以诗中洋溢着欣喜之情,虽然在后半部分略含凄寂之味,但那恰恰充分地表现了游兴未尽的遗憾与惋惜,并没有什么感伤的情味。全诗的基调是明朗乐观,积极向上的,与其后来的一些山水诗的扑朔迷离,晦暗感伤是大不相同的。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很完整的记游诗,是李白坐船从巴东到瞿塘峡然后登上巫山最高峰,在傍晚归来时创作的。此诗当写于开元十三年(725)李白二十五岁之时。是年季,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离开自己的家乡走向广阔的天地。他从家乡绵州昌隆县青廉乡(今四川江油)出发,沿江顺流而下,走的可能都是水路。过夔州(今四川奉节)不远便是瞿塘峡,出峡后诗人停船游览巫山,并登上了最高峰。游历过程中,诗人兴致勃发,直至黄昏日暮月出时方无奈而归。此诗所记正是这次游山的经过。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古诗提要及诗中人物与地名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古。此诗或谓作于乾元二年(759)长流夜郎途经瞿塘峡时,或谓作于开元十三年初出蜀经三峡时。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

此诗按时间顺序记叙登巫山游览的经过,开头从上山写起,继写登山时的感受与登上顶峰时所见到的景色,最后写下山及回船的过程。全诗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基调明朗乐观,洋溢着欣喜之情。诗中叙写登巫山所见之山高水急的险景,抒发了诗人的落寂心态。诗歌首写江行十五个月始登巫山,次写登巫山历程及巫山景色,再次写登临巫山所见引起的感慨;最后以听猿悲啼而感伤归舟作结。此诗虽为抒发诗人登山临水的观感,但情调悒郁,意绪悲慨,颇觉怅惘。

《唐宋诗醇》称此诗:“词意沉郁,盖白当忧患之馀,虽豪迈不减,而怀抱可知。”观此诗结尾几句,此评较有见地。

巴东:指古巴东郡,开元年间为夔州,治所在今四川奉节县。

巴国:今四川巴县以东广大地区,先秦时为巴国。李白《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有“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

苍梧:①即苍梧山,一名九疑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相传舜死葬于此。李白《远别离》有“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有“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山鹧鸪词》有“紫塞严霜如剑戟,苍梧欲巢难背违。”《赠饶阳张司户燧》有“朝饮苍梧泉,夕栖碧海烟。”《赠宣州灵源寺冲(一作“仲”)溶公》有“敬亭白云气,秀色连苍梧。”《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有“钓台碧云中,邈与苍梧(一作苍岭)对”。《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有“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梁园吟》有“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有“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赠从弟宣州长史昭》有“何意苍梧云,飘然忽相会。”《留别贾舍人至》(其一)有“徘徊苍梧野,十见罗浮。”《泾川送族弟錞》有“叹息苍梧凤,分栖琼树枝。”《赠卢司户》有“白云遥相识,待我苍梧间。”  ②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云台山。相传此山一名郁州山,是从苍梧(今湖南宁远县南)飞来,故亦名苍梧山,先前在海中,后泥沙淤涨,今与大陆相连。李白《哭晁卿衡》有“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③郡名,即梧州,属岭南道,今为广西梧州市。李白《黄葛篇》有“苍梧大火落,暑服莫轻掷。”

巫山:在今四川巫山县东。李白《宿巫山下》有“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有“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

瞿唐峡:即今四川奉节县东瞿塘峡,为长江三峡之一。李白《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有“始经瞿唐峡,遂步巫山巅”。

瀛海:即大海。《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引邹衍之说,谓中国之外尚有九州,有大瀛海环其外。李白《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有“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相关阅读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意思出处赏析

《泊舟严滩》原文赏析-真山民

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的意思出处赏析

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的意思出处赏析

《舟过荻塘》原文赏析-沈与求

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的意思出处赏析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的意思出处赏析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的意思出处赏析

朱放《早发龙且馆舟中寄东海李司仓郑司户》沙禽相呼曙色分赏析-唐代古诗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的意思出处诗名赏析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意思出处诗名赏析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的意思出处赏析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的意思出处赏析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赏析

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赏析-唐代关于编余撷英的五言绝句

李白带舟字的诗句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意思出处赏析

韩翃《送王少府归杭州》归舟一路转青蘋赏析-唐代古诗

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的意思出处赏析

陆游《小雨极凉舟中熟睡至夕》舟中一雨扫飞蝇赏析-宋代关于军中足迹的古诗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句解诗意赏析-李白诗词

《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原文,(宋)贺铸词作赏析

《归舟》原文赏析-陈恭尹

《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只》原文,(宋)柳永词作赏析

海门几点青山小,望极烟波渺的意思出处赏析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的意思出处赏析

耶溪泛舟-古诗译文赏析(孟浩然)

《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原文,(宋)司马光词作赏析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的意思出处赏析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的意思出处赏析

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的意思出处赏析

《己酉九月自巴丘过湖南别粹翁》原文赏析-陈与义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的意思出处赏析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的意思出处赏析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的意思出处赏析

贾岛《寄韩潮州愈》此心曾与木兰舟赏析-唐代古诗

《国风·邶风·二子乘舟》原文翻译赏析-诗经大全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原文句解诗意赏析-韦应物诗词

《池口移舟入江,再泊十里头潘家湾,阻风不至》原文赏析-杨万里

《舟中读元九诗》古诗翻译赏析-白居易作品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的意思出处赏析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的意思出处赏析

《鹧鸪天·兰溪舟中》原文,(宋)韩淲词作赏析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的意思出处赏析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的意思出处赏析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邶风·柏舟》古诗赏析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意思出处赏析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意思出处赏析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的意思出处赏析

柳永《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只》赏析-宋代关于羁旅愁思的古诗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由李白古诗网收集,为您整理了关于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的古诗原文、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诗词(诗歌)提供必要的帮助!

文章标题: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iwen/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