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鱼潭》翻译注释
在碧绿的小潭边观鱼,树叶飘落潭水透明清澈口鱼凡跃出水面,
被夕阳的余辉染成紫色,水面上处处荡起圆圆的波纹。
暮霭浮起,飘入竹林逐渐散去,秋天的月儿,照得沙汀一片光亮。
何苦吟着沧浪歌归隐江湖,这潭清水,完全能洗涤我的帽缨。
《观鱼潭》赏析
写作年代不详,此诗以闲适的笔调描写观鱼清潭的乐趣,极写其观群鱼自由无碍戏游于碧波中的乐趣,表现诗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结句“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体现李白追求闲适自由和意欲摆脱利禄羁绊的高洁志趣。诗人从白天、日暮、夜晚的不同角度写鱼潭的景色,富于变化。 这首诗写从暮到月出在清澈的碧潭上观鱼的情景,意境真切。
此外“木落”的意思是“叶落”,“木”字含有枯黄、干燥之意,准确写出了秋天植物的特点。并且作者在诗的最后,运用典故,点明了本诗的题旨:守洁不污,独善其身。
桃花潭在唐以前叫观鱼潭,周围的山水美不胜收,又地处幽深之所,昔人常见澄泓苍霭,如入武陵源,故又名桃花潭。在汪伦的陪伴下,诗人泛舟潭上,赏景观鱼,诗兴勃发,写下了“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临走时,汪伦赠李白良马八匹、锦绢十段并踏歌相送。李白感汪厚意,写了有名的《赠汪伦》一诗相赠。
首联指出此行的目的,点出出游节令。泛舟游于碧波之上,树叶已然落净,因此不见败叶的潭水愈显清明,更便于观赏潭中游鱼,寥寥数语,意境便疏阔非凡。日暮二字,将时间推进到傍晚时分,夕阳无限好,暮色照天烧,跃出水面的鱼儿踏着浪花映着晚霞,紫光闪耀,灵动有趣,涟漪处处,亦足见鱼儿欢腾之景。月上,夜凉、秋凉、水凉,三重寒意氤氲成薄薄的烟霭,在竹林中漂流浮散,因雾气不再,秋月更加明白,映照沙岸,惟见沙明如雪,万籁俱寂。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诗人化用这个典故,点明主旨:守洁不污,独善其身。
颔联是动景,颈联是静景,描绘的是观鱼潭不同时间段的不同面貌,是动静的结合互补,呈现的是观鱼潭的整体形象,可以这样作答:“本诗描写诗人观鱼潭所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写暮光中紫鳞腾跃,溅起的涟漪扩散开来,是动景,颈联中写月下之潭,静谧幽清,是静景,两相补充,既写出了观鱼潭的生机盎然,又写出了它的清静悠远,动静相成,表达了诗人观景时的喜悦之情”。
作者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观鱼潭》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是唐代伟大诗人,也是我国诗歌史上乃至世界诗歌史上少见的天才。他留下的千余首诗歌和六十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1200 多年来震撼着广大人民的心魄。他不愧为人间少有的“谪仙诗人”,无与伦比的“一代诗豪”!
李白的诗,不但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且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他继承、发展了屈原、庄周以来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并融会前人的许多艺术手法,把古代诗歌艺术和散文艺术推向新的高峰,形成了他特有的雄奇、奔放、飘逸的风格。
《观鱼潭》由李白古诗网收集,为您整理了关于观鱼潭的古诗原文、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观鱼潭》诗词(诗歌)提供必要的帮助!
文章标题:观鱼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