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亡道中五首》其四【注释】
①函谷:关名,战国秦置,故址在今河南灵宝县东。玉关:即玉门关。二句用班超事。《后汉书·班超传》:“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上疏日:…….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②易水:在今河北西部。
③嵩岳:即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北。燕山:在今河北北部。以上四句,将函谷、玉关,洛川、易水,嵩山、燕山对举,言国势危急,中原内地翻如边境。
④“俗变”二句:言中原遍布胡兵,民俗多闻羌胡语音,人亦多见边塞士兵之颜面。
⑤申包:即申包胥,春秋时楚人。楚昭王十年,吴兵破楚入邱都,申包胥往秦乞师,秦兵不出。申包胥乃立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师乃出。事见《左传》定公四年。二句以申包胥喻其悲苦愁绝处境。
【题解】
此首写其国破家亡之痛苦。
《奔亡道中·其四》翻译译文
中原的沦陷,函谷关已成了玉门关;收复无望,不知何年何月我还能从那里进入长安。
洛水已经变成了易水,嵩山也已被视作了燕山。
人们的面容都带着塞外的风沙,中原人也操着羌胡的语调。
现在有的只是申包胥的终日痛苦,哭得两鬓斑白也是枉然。
《奔亡道中·其四》赏析
第四首诗用的是申包胥的典故。
诗叙一路入函谷关所见情景,诗人欲效申包胥痛哭秦庭请救国难,反映了李白一腔爱国热血。从这首诗来看,李白的立足点在函谷关内(西)。
诗的意思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都被安史乱军占领,所以洛阳之水、嵩山如同边疆的易水、燕山。自己本想效法申包胥痛哭秦庭,劝说玄宗抗击叛军,可是此时函谷关以东尽为敌军所得,形势万分危急。李白不得不从华山经商洛大道转道江南,又经溧阳、杭州、金陵,隐居庐山屏风叠,静观形势的变化。
从诗中可以看出李白之所以跟从永王,是因为想效法申包胥恸哭乞师,以救国家之难。
《奔亡道中·其四》创作背景
唐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没有想到安禄山会叛乱,军事上毫无准备,当叛乱的战鼓震动大明宫的时候,他才匆忙布置防御。一时间大唐王朝狼烟四起,战火弥漫,百姓逃亡,生灵涂炭。至德元载(756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于是李白携妻子宗氏南奔,往来于宣城、当涂之间,此五首诗为其奔亡道中所作,记录了人们在战争中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哀痛及自身的处境。
《奔亡道中·其四》(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是唐代伟大诗人,也是我国诗歌史上乃至世界诗歌史上少见的天才。他留下的千余首诗歌和六十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1200 多年来震撼着广大人民的心魄。他不愧为人间少有的“谪仙诗人”,无与伦比的“一代诗豪”!
李白的诗,不但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且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他继承、发展了屈原、庄周以来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并融会前人的许多艺术手法,把古代诗歌艺术和散文艺术推向新的高峰,形成了他特有的雄奇、奔放、飘逸的风格。他的许多名篇如《蜀道难》、《梁甫吟》、《将进酒》、《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等等,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传诵不绝。
《奔亡道中·其四(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由李白古诗网收集,为您整理了关于奔亡道中·其四(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的古诗原文、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奔亡道中·其四(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诗词(诗歌)提供必要的帮助!
文章标题:奔亡道中·其四(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