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诗人名片】
杜牧(803—853)
字号: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作品风格:豪迈俊爽,拗峭清丽
诗人小传: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内)人,唐代著名诗人。他是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的进士,授职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再任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终官至中书舍人。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成就,诗、赋、古文都可称为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义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的特殊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以相应唐朝前中期的李白、杜甫。其古体诗受杜甫、韩愈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重辞采的时代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就此产生了相当多的佳作。后世称其为“杜樊川”,有《樊川文集》传世。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注释】
吴兴:唐朝郡名,即湖州,今天浙江省吴兴县。
清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有味:指有闲情逸志。
一麾:麾的原意为旗帜,因官吏出镇时朝廷会赐予旌旗,故这里“一麾”是指出任刺史的符信。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有“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句。
昭陵:唐太宗的陵墓。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译文1】
在此政治清明的时节,我却有此闲情逸志,可见是无能啊。我闲来喜爱孤云,静时仰慕僧侣。想要带着符节去乐游江湖啊,却又在乐游原上远望着太宗皇帝的昭陵。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译文2】
清平盛世闲游是自己无能,闲看时爱孤云静时爱山僧。
我将手持旌麾去遥远湖州,乐游原上再望望太宗昭陵。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译文3】
清平时闲游有趣却是无能,闲爱天上孤云安静爱山僧。
我愿手持旌麾去湖州上任,乐游原上再望望风雨昭陵。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赏析1】
此诗当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杜牧由尚书司勋员外郎出任湖州刺史,辞别长安之时而作。开篇似有自嘲意味,说如今政治清明,我却偏偏“有味”,可知是无能了。何谓“有味”?次句便给出解释——“闲爱孤云静爱僧”,这分明是隐者之意趣了。《论语》中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可见按照儒家的理念、理想,政治清明之际,士人正该出而为官,为国家效力,只有政治混浊之际,才会考虑退身归隐。杜牧这首诗前半段表面的意思是:邦有道,但我无能,故此求隐。然而很明显,他所处的中唐时代,外有藩镇割据、边患侵扰,内有宦官弄权、官僚党争,何来“清时”之谓?这分明是反话,是说邦无道,我虽有能,亦不得不求隐啊。
第三句诗便出颓然而去意,他想要带着刺史符节“江海去”。这里的“江海”,一说即指湖州,他就此离开朝廷中枢,到地方上去逍遥自在了。另一说,此“江海”即同于“江湖”,与朝廷相对,“江海去”即是打算辞官归隐了。然而第四句却又转折,似有不舍意,因而“乐游原上望昭陵”。昭陵为唐太宗的陵墓,太宗可谓有唐一代最著名之圣君,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垂范千古。固然,太宗的治政多承史家溢美之言,不可尽信,但比起杜牧所处的中唐,正不知要强了多少倍。因而杜牧于辞别长安之际,不望宫阙,不望街巷,却望太宗的陵墓,正说明他内心充满着强烈的愤懑和不舍——开篇“无能”本是反语,他自认是有济世安邦之能、之志的,很想为了国家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但政治如此混浊,哪里又有他的用武之地呢?因而他怅望昭陵,大起生不逢时之感。全诗之眼,便在此结句,怅怨全出,使人扼腕。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赏析2】
此诗是作者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将离开长安到吴兴赴任时的抒怀之作。诗的前两句,直抒胸臆,慨叹自己过着闲静生活,看似有味实为无能,表明他并不愿意闲置终生,但身不由己,不得重用,只好无聊度日。从这愤激的反语中见出其深刻的苦闷。后两句写他赴任之前,独望昭陵,寓有深意。唐太宗作为唐王朝的开创者,知人善任,唯才而用,使唐王朝的文治武功,煊赫一时,出现了史称盛世的“贞观之治”,令人向往。诗人自感空怀报国壮志,因而遥望昭陵,追怀向往唐初盛世,这就进一步表现了自己有才无所施展的悲愤。全诗精炼、深刻、含蓄、沉郁,为杜牧诗的名篇。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赏析3】
这首诗作于宣宗大中四年(850)诗人将离长安去湖州(今浙江湖州市)任刺史时,诗人在长安任职,无所作为,所以,请求外放,施展抱负。
“清时有味是无能”,诗人说当时正值“清时”,又说自己无能,很清闲。而当时牛李二党斗争正非常激烈,宦官专权,朝廷和藩镇以及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哪里是“清时”?可见首句诗人正话反说。那么,诗人说自己没有才能,则是巧妙地把自己的才能掩藏了起来。次句紧承上句,点出“闲”和“静”就是上句中指的“味”。诗人怎么表现闲呢?用爱孤云的闲表现自己的闲性。诗人的静体现在爱僧人的静,这就形象生动地显示了闲静感受。
由上面两句,可见,诗人在京城待着太闲静,无所事事,所以诗人想要“欲把一麾江海去”,意思是,手持旌麾,远去江海。“乐游原上望昭陵”,“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诗人即将外出远行,心中自然生出不舍之情,登高远望是合理的。但诗人登乐游原后,不望皇宫,不望都城内情景,而是只望已故的唐太宗的陵墓,这是为什么呢?唐太宗是唐代杰出的皇帝。他建立了大唐,能选贤任能,所以,这是他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诗人登高原望昭陵,就会想起国家曾经的兴盛,联想到当今国家的衰势。诗人借写昭陵暗指当今没有像唐太宗那样的英明君主,自己空有抱负和才能,却无处施展,只能落得现在这样闲静的处境,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
虽然这首诗是七绝小诗,但其中却包含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盛世的追忆,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语言沉郁、含蓄,用笔深刻、简练。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赏析4】
本诗是诗人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告别长安到吴兴任刺史时所作。吴兴即今浙江省湖州市;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可登临远眺,乃当时一处胜景。
杜牧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学者和军事家;曾祖杜希望为唐玄宗时的边塞名将;祖父杜佑则是中唐卓越的政治家、史学家,历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德高望重;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可惜英年早逝。杜牧本人不但文采绝佳,而且颇富政治才能,一心报效国家。他曾在京都长安任吏部员外郎,职位轻闲,难有作为。他不想这样无所事事地虚度年华,所以请求外放,得到批准后,便作了这首诗表达心情。
在诗的第一句中,诗人称当时为“清时(政治清明之时)”,因此才华平庸的自己才得以藏拙。其实,唐代武宗、宣宗之时,宦官专权,牛李党争激烈,藩镇四起,战乱不断,哪里算得上“清时”。诗人这样写,明显带有讽刺的意味。第二句写自己喜欢如孤云般闲适、如和尚般清净,则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意趣。
第三句,诗人笔锋一转,写自己在京城百无聊赖,所以想手持旌麾到吴兴上任(吴兴之北是太湖和长江,东南是东海,所以到江海可以理解为去吴兴)。虽然离开京城是自己主动要求的,但临行时,诗人还是有些不舍,第四句便体现了这种心情。不过奇就奇在,诗人不望皇宫、城阙,也不望其他帝王的陵墓,单单望向唐太宗的昭陵,可谓含义深远。唐太宗是大唐帝国的实际缔造者,他文韬武略、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胸怀博大,曾经一手创造了贞观盛世。诗人登乐游原而望昭陵,因目前国势衰微而联想到唐太宗,不仅萌生慨叹大唐辉煌不再的哀伤,更表达了生不逢时、未能施展抱负的遗憾。诗句以登乐游原起兴,写到望昭陵,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感伤,难以抑制。
唐代七绝诗中,许多都使用“赋”、“比”的手法,完全使用“兴”或“兴”和“比”同时使用的作品较少。杜牧这首诗则使用了“兴”的手法,可谓“言在此而意在彼”、“言已尽而意有余”,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J后人点评】
清人张文荪:昭陵为唐创业守成英王,后世子孙陵夷不振,故牧之于去国时登高寄慨,词意浑含,得风人遗意。(《唐贤清雅集》卷三)
文章标题:《将赴吴兴登乐游原》原文翻译赏析视频-杜牧-七言绝句-唐诗三百首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tsy/2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