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原文】
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诗人名片】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祖籍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他自幼好学,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中进士。范仲淹还是秀才时就有辅弼天下的大志,以刚直不阿闻名。后来他担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锐意革新。皇祐四年(1052),在赶往颍州上任的途中死去,时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范仲淹的诗、文都很好,他倡导文章“应于风化”,政论文和杂文有古文的遗风,内容丰富,格调刚劲明快。其辞赋也颇多佳作,风格深沉壮阔,一扫唐末五代词的艳丽词风。有《范文正公集》,词有五首流传后世。
【御街行注释】
香砌:飘满落花的石阶。
“天淡”句:谓天宇空阔,银河清朗。
攲(yǐ):倾斜。此处指斜靠。
都来:算来。唐代罗隐《送顾云下第》:“百岁都来多几日,不堪相别又伤春。”
【御街行译文1】
纷纷扬扬的落叶飘满香阶,秋夜是何等静寂,细碎的落叶声频添寒意。卷起珍珠窗帘高楼空荡荡,只见天高云淡,银河垂落在大地。年年的今天夜里,如水的月光都像洁白的绸绢,可是亲人却总是远隔千里。
愁肠已寸断喝酒也难醉,酒还没有入口,先已化成了辛酸的泪水。我斜靠枕头看着半明半灭的残灯,尝尽了孤栖难眠的滋味。看来这相思离愁,不是让人紧锁眉就是让人心痛,没有办法排遣,没有办法回避。
【御街行译文2】
黄叶纷纷坠地,飘零在香阶下。万籁俱寂的秋夜,仿佛能听得见寒霜匝地碎裂的声音。珠帘高卷,已是人去楼空,青玉色的天空下,银河仿佛倾泻直至大地。年年今夜,月色总是这样皎洁如白绸,而月下相思的人却已是千里远隔。
这万千的愁绪相扰,断肠人哪里能够沉醉呢。酒还未入愁肠,早已化作满腹相思泪水。更深漏永,忽明忽暗的残灯下,斜倚枕间,尝尽了孤枕难眠的种种滋味。从来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场景,相思的愁绪都藏不住,不是在眉间,就是在心上,处处劈头遭逢,避无可避。
【御街行题解】
本词是一首怀人之作,其间洋溢着一片柔情。清许昂霄《词综偶评》称“铁石心肠人亦作此消魂语”。
此词又题作“秋日怀旧”,为秋夜怀人词。异乡人,从来是词人一咏三叹的主题。作者长年羁旅,写相思离愁的词,缱绻沉郁。
明代李攀龙《草堂诗馀隽》评:“月光如昼,泪深于酒,情景两到。”
【御街行评点】
此词副题为“秋日怀旧”,是词人抒写秋夜怀人之作。众多著名的词评大家都对此词赞赏有加,认为此词做到了情景交融。
词的上片主要描写秋景,而寓情于中。词中描绘了黄叶纷飘、寒声碎乱、银河垂地、月华如练的秋夜寂寥萧瑟的景色,抒写了愁肠寸断、无法排遣的离愁别恨。词人为表达秋思,在写法上独辟蹊径,仅仅通过最富秋天特征的秋声和秋色作引,而秋思便顺理成章地被表露了出来。首先,词人在开篇写“纷纷坠叶”,是从听觉的角度进行描写,借耳朵所听到的沙沙声响,写出落叶坠落石阶的情景。我们知道,树叶变黄,纷纷飘落,便意味着秋天到了。正所谓“一叶落知天下秋”。而树叶飘落时,沙沙作响,这种声音即所谓的“秋声”或“寒声”。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这种沙沙声,人们便会感觉到一丝秋意。“寒声碎”三个字,既明示了落叶声音之细碎,又点明这落叶的声响带着秋之寒意。词人正是通过沙沙响让人们感知落叶之声,进而感知秋声,进而感知寒意。“寒”字兼写物境与心境,既描写出秋寒节候的感受,又衬托出词人孤寒的处境,可谓妙极。“真珠”五句,写的是词人在空寂的玉楼之上,卷起珠帘,登楼观看秋月的情景。词人用细腻的笔触,将此情此景描画得色泽绮丽,但又不失清正刚直之气。试想,在玉楼之上,高高卷起珠帘,极目环顾四方,此种意境,何其奔放!“天淡银河垂地”一句,则仅用六个字便勾画出了辽远空旷的秋夜之天空,难怪词评家皆赞此句为佳句,堪与杜甫“星垂平野阔”相媲美。“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采用惯常之意境,以月写相思,声情并茂,顿挫有致,遒劲有力。珠帘、银河、月色,在词人笔下都显得雄壮、奔放、激昂。
词的下片全为抒情,层层递进,反复咏叹。开篇“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以一个“愁”字,惟妙惟肖地写出了三种不同的“愁”:酌酒垂泪之愁意、挑灯倚枕之愁态、攒眉揪心之愁容。愁之深,以至于词人不得不借酒浇愁。然而,酒还未到愁肠,就已经先化成泪了。酒化作泪的写法,在范仲淹的其他词作里也很常见。如他在《苏幕遮》中就写到:“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但在本词中,词人又别出心裁,酒还未入肠就已化作泪,相比之下,此愁更深,此情更切。“残灯明灭枕头欹”,空中高挂的明月却明亮如昼,与之相比,屋里昏暗如灭的残灯更让人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在这种境况下,愁人倚枕对灯,凝思出神,其“愁”显得更加形象、具体。以此作铺垫,词人写到“谙尽孤眠滋味”,既顺理成章,又能深深地打动人心。结语三句,写这怀旧之事,向来都是没法回避的。不是萦绕在心头,就是郁积在眉头。通常情况下,古人写愁情,或写愁从心头转到眉头,或反过来,写愁从眉头转到心头。此处范仲淹又自出新意,写“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则显得更加全面,堪称佳句。李清照的《一剪梅》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即是源自此处。
全词情景交融,词人以景语入,以情语收,将怀人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缠绵悱恻,深挚感人。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原文翻译赏析视频-范仲淹-宋词三百首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tsy/2403.html